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博物馆里学非遗

5月31日,在“向世界讲中国故事”世纪路第一小学第三届戏剧节暨“中华非遗博物馆”启动仪式上,九原区世纪路第一小学打造的中华非遗博物馆被正式授牌“包头市非遗文化博物馆”。

中华非遗博物馆是世纪路第一小学精心打造的一处集展示、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的学习场所。这座博物馆的落成,不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沉浸式学习氛围,世纪路第一小学提出“我在博物馆里上学”的办学特色,把博物馆建在学校,开创出博物馆式学校的新样态。学校规划将5幢楼分别建成中华非遗博物馆、自然生态博物馆、科学技术博物馆、幸福人生博物馆、奥林匹克博物馆5座博物馆,以此引导学生借助博物馆环境与课程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观念和方法,逐步形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

目前,学校利用艺术楼打造的“中华非遗博物馆”已经建成,博物馆以“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展现中华民族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其中的“天工开物”专题馆内,设有茶艺厅、皮影厅、纸艺厅、布艺厅、木艺厅、金工厅、版画厅、书画厅8个部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去探寻散落在中华大地各个角落的文化珍宝,可以亲自去体验各种非遗项目,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非遗,推动非遗回归现代生活。

在当天的戏剧节展演上,学生们通过《茶和天下》《影戏万象》《纸赋华章》三个主题,呈现出了他们对“中华非遗文化”主题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在《茶和天下》主题展演中,孩子们带领现场的观众认识了茶树的一生、茶叶制作的秘密、茶的功效;了解了有趣的茶诗,茶人白居易、茶圣陆羽、茶人苏轼的故事;体悟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上“茶”的沧桑历史;展示了中国传统非遗项目“宋代点茶”的技法,让非遗点茶茗香满校园。在《影戏万象》中,展示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在《纸赋华章》中,学生们跨越时空,展示了从竹到纸的非遗之美,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纸艺文化。

张女士是一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看着孩子们的主题课程展演,她感慨万千:“女儿入学三年以来,在博物馆里参加了多项非遗课程的学习,对一些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历史方面的书籍也格外感兴趣,收获很大。”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霍晓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