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小分队为村民献上精彩的歌舞。记者 许家轩 摄
“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指“红色嫩芽”,后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在辽阔的内蒙古大地上,长期活跃着一支支乌兰牧骑队伍,历经数十个春秋寒暑,足迹遍布戈壁草原,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在全国文明村固阳县西斗铺镇红泥井村也有这样一支“红色嫩芽”,他们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歌曲、舞蹈、戏曲等形式,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7年,红泥井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院”成立伊始,不少老人慕名而来。然而,老无所乐却成为了每个院内老人的困扰,每天仅有的娱乐活动是听广播、看电视,生活舒适便捷却也简单乏味。红泥井村民便自发组建了一支文化队伍,每逢节假日,就来到幸福院义务开展文艺活动,为老人们表演红泥井人耳熟能详的山曲,二胡大鼓齐上阵、载歌载舞送温暖。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2021年,在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支持鼓励下,西斗铺镇乌兰牧骑小分队正式成立。
程银梅,张爱莲,白美连、蒋贵珍……他们有的是退休老党员,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弹唱艺人,为了同一份事业组成了最初的西斗铺镇乌兰牧骑小分队。虽然没有绚烂灯光,没有锦衣华服,但他们个个能歌善舞、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农牧民的极大喜爱和欢迎。
“我们希望可以延续老一辈乌兰牧骑艺术家的优良传统,无惧严寒酷暑,一心把实实在在的文艺演出带给大家,大家喜欢啥我们就编排啥,大家爱看啥我们就演啥,大家给我们的掌声就是最好的鼓励和认可。”队员蒋贵珍表示。
从最开始的家庭聚会到现在宽敞明亮的活动室,从热爱音乐的个体到各司其职的大团队,西斗铺镇乌兰牧骑小分队一天天“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小分队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结合了独唱、大鼓、合唱、歌伴舞、板胡独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用农民的朴实视角记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风貌,述说着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热情讴歌了党的丰功伟绩。据统计,西斗铺镇乌兰牧骑小分队自成立以来,惠及群众5000余人,目前演员有108人。
作为一支民间艺术团,西斗铺镇乌兰牧骑小分队不只在红泥井幸福院进行文化活动,在镇、县组织的重大节目上也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文艺汇演中多次取得表演奖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围绕传承、发展、创新理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们打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品牌——乌兰牧骑小分队”,红泥井村党支部书记赵明亮自豪地说。
(记者:李楷谨;通讯员:刘奕玥;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