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是包头的传统优势产业,一路破浪而来,传统产业如何走出“新”路?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智能化改造为手段,稀土企业正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路。
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是钕铁硼行业中最早来包头稀土高新区投资兴业的外地企业之一,从投资建厂到再次扩产,再到投资建设新厂,解锁韵升强磁在包头的“成长密码”,科技创新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词。
“从2001年我们来包头投资建厂到现在已经23年,一路走来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才得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站在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现代化的厂房内,企业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在舒适区之外不断挑战自己的勇气。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自主研发高端技术,过去公司高性能钕铁硼产品主要集中在3C产品,现在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又扩展到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其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客户。
“这些年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舍得投入,公司每年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3%,每年都有新的发明专利诞生。”该负责人表示。
如今,韵升强磁拥有专利27项,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多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技术人员官建银就参与了新能源汽车高功率高效电驱动总成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从2021年开始,我们就参与到工信部这一项目中。该项目主要开发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我们承担的任务是开发出符合技术指标的高性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烧结钕铁硼磁钢,并形成一条磁钢生产线,今年3月已完成验收。”官建银说。
重点研发项目的建设完成,不仅为韵升强磁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而扎根包头、创新突破,也让韵升强磁的磁材产品获得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众多高端手机以及新能源汽车里都有韵升强磁永磁材料的身影。
向“新”向“智”,加速布局。与此同时,韵升强磁开始实施“数字化车间”和“黑灯工厂”智能制造项目,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3年,韵升强磁全资子公司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烧结钕铁硼全电动精密成型及烧结一体数字化生产装备项目开始实施。
“这也是工信部的一个项目,我们主要的任务是打造一条年产4000吨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的烧结钕铁硼生产线。目前项目主体厂房以及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正在小范围进行设施改造。项目完成后,公司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可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官建银说。
该项目“探路”成功后,还将在公司正在建设的年产15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项目上推广使用,为稀土产业智能制造探索新路径。
在稀土高新区,成立于2002年的本土企业包头市新源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创新发展中同样坚定前行,显示出强劲的信心和巨大的能量。
走进新源稀土全自动高纯稀土纯化车间,记者看到,高纯度、低杂质轻稀土全分离纯化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
新源稀土负责人冀代雨说:“我们通过采取连续萃取、多级萃取工艺技术,把混合的氯化稀土转化为单一稀土产品,其单一产品的纯度可达99.999%以上。”
记者了解到,新源稀土致力于稀土下游应用型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是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也是自治区“科技兴蒙”重大专项承接单位。公司新产品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对打造高纯、超高纯、低杂质的稀土功能材料、促进稀土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和稀土功能材料向尖端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时俱进,与“智”同行。在转型发展的澎湃浪潮中,稀土产业从未停滞不前,而是以智能化升级破浪而行,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
冀代雨介绍说,新源稀土从2015年开始就对全体系进行智能化规划建设,企业全流程全链条生产均实现生产管理在线监控。
在新源稀土数字中心,三位技术人员正面对大屏,对新源工业互联网综合数据进行适时监测。而在企业现代化生产车间内,几乎看不到技术工人的身影。
“公司的智能化管控平台已实现对每个批次、班次到人员的工作量、物料用量、质量、能耗、设备使用情况等多维度管理、追溯,促进了公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创新。”冀代雨表示,公司先行一步实现智能化发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已赢得先机。
转型升级,破浪前行。如今,包头的稀土产业有优势、有态势,正打造出全新发展高地。一家家稀土企业,也正以技术创新和制造工艺的智能化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发展,从传统生产模式中破茧而出,实现企业“蝶变”发展,为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贡献力量。
(记者:张海芳;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