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打造医疗高地|为愿做科研、想做科研、能做科研的医务人员搭建平台 我市医学“科研门诊”首诊启动

看着被退回来的科研基金项目申报书,周晓彤犯了难。作为包头市第四医院中医康复科的一名青年医务工作者,平常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临床工作上,科研工作经验相对欠缺。比如这个项目申报书,她就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5月15日起,周晓彤的问题有了专家专门进行辅导。这天,作为我市打造医疗高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业务紧密结合的一项新举措,包头市医学“科研门诊”首诊在包医二附院启动。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共聚一力,为愿做科研、想做科研、能做科研的医疗科研人员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科研服务。”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宏的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包头市医学“科研门诊”成立的初衷。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聚力提升医务人员和医学生的科研能力,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和智库力量,对“科研门诊”工作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形成了具体工作方案。各承办医院在发挥各自医学科研优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充实“科研门诊”科目,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共同努力,从制度建设、工作创新入手补齐我市医学科研方面的短板弱项。

我市“科研门诊”采取预约就诊模式,邀请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出诊,对临床科研人员实际需求“精准把脉”,就临床科研中的“疑难杂症”开展一对一咨询“问诊”服务,让医务人员遇到科研瓶颈也能看“病”开“处方”。

当天启动仪式后,由包头医学院选派的扈月阳和郝金奇两位教授作为首期专家,在包医二附院的包头市医学“科研门诊”“接诊”了前来咨询的医务工作者。

这两位教授拥有丰富的科研课题研究经验。比如医学博士扈月阳曾多次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已发表7篇SSC1/SCI学术论文。硕士生导师郝金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5篇,核心期刊8篇。

“临床研究病历选择不够精准”“在研究内容表述方面不够详细,不够有说服力。”针对周晓彤的疑问,扈月阳给出了指导意见,这让她豁然开朗。

连续“接诊”了几位医务人员的郝金奇告诉记者,目前来“就诊”的医务人员多是咨询科研申报的问题,比如怎么写科研项目申报书、内容怎么进一步深化、临床数据怎么分析挖掘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临床医务人员平常都比较忙,对申报的流程、要求等可能没有办法了解得特别深入。”郝金奇说。

首批“科研门诊”专家教师来自包头医学院。据包头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刘铮然介绍,为了保障“科研门诊”顺利启动,学校专门组织了专业队伍并派出学习培训,与包医二附院进行了全面对接、认真准备,从酝酿到落实接近半年的时间。他表示,学校将全力以赴支持包头市医学“科研门诊”发展建设,从科研设计、科研思路、研究方向、研究方案选择和设计的指导以及针对课题实施中的难点和疑问进行解答,对医务人员遇到的科研瓶颈开出“处方”,帮助医务人员快速提升科研水平,形成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全市第一期“科研门诊”设在包医二附院,这让医院深感责任重大。医院党委书记王占黎表示,包医二附院将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人财物保障及各方面政策支持和投入倾斜,充分借助包头医学院的科研实力和业务指导,积极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科研水平,努力将“科研门诊”打造成为医学领域的典范。

(记者:贾慧珍;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