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第29个“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作家水孩儿著、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黄河好人》新书见面会在包头市高新区新华书店举行。新书见面会现场书香四溢,气氛热烈,吸引了众多作家、读者、文学爱好者和市民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由青山区作家协会、最美书友会、子衿书院主办,高新区新华书店协办。
水孩儿《黄河好人》新书见面会现场。
“经过三年多深入采风,让我走近了三十年坚守在黄河岸边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好人王三——王金清,以及由他创立的王三黄河水上救援队。一趟趟跟随他们在黄河边救人,一次次倾听他们的故事,我被他们无私奉献、善良勇敢、忠义执着、敬畏生命的凡人善举所震撼。”作家水孩儿现场与读者分享《黄河好人》从采风、创作到面世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书中黄河好人那些动人的真实故事。水孩儿说,她在创作初期也历经迷茫,众多现实生活中脆弱的人不珍惜生命的案例故事让她痛心,正是王三黄河水上救援队员们的精神唤起了她对写作的真挚热爱和持续追求,让她沉淀内心、用心写作。“王三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但正是这平凡人的社会担当,值得这个社会和时代为其讴歌。”水孩儿感慨,王三以一个人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了整个社会。
作家水孩儿分享《黄河好人》创作历程。
《黄河好人》以纪实文学手法真情讲述了以“中国好人”王三为代表的王三黄河水上救援队三十多年如一日在黄河岸边用无私奉献守卫黄河、义务救人,用善良和勇敢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堤坝。“黄河好人”是黄河上的生命之舟,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望生命,谱写着一曲曲黄河儿女的英雄赞歌,书写着一个个感人动魄的黄河故事。大河浩荡,生生不息,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王三却用自己三十多年的坚守让生命变得广阔与厚重。
新书见面会上,书中王三黄河水上救援队的四位主人公王金清、岳贵福、张军、刘雪峰在现场讲述了他们在守卫黄河、巡逻救援过程中的感人瞬间。
出生在黄河北岸的王金清自幼就在黄河畔耍水。黄河之水养育着画匠营子村的乡亲们,而朴实善良的他们虽穷苦,却也以自己的方式反哺着母亲河——在这里,几乎人人都有救人的经历。王金清现场以朴实的话语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挽救一条生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如果我哪天不去黄河边,就觉得少了点什么。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朴实善良的救援队员累计救起三百多条生命,从他们身上,读者看到了黄河好人的烨烨光辉。
作家水孩儿与“黄河好人”合影。
包头市作家协会主席车夫在现场致辞中说,作家水孩儿是一位高产作家,她扎根包头,心怀敬畏、执笔现实,为现实生活发声,为正能量喝彩,挖掘黄河故事,讲好包头故事,值得本土作家学习。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宏伟给予《黄河好人》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部作品以客观细致的刻画、生动鲜活的文字、温情深远的思考,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有温度、有厚度的内蒙古故事。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副院长、教授王芳在现场深情回顾了作家水孩儿敏锐捕捉到“黄河好人”这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她说:“王三黄河水上救援队体现了黄河延续下来了的中华民族的闪光精神,黄河文化始终是包头文化的重要源头,是这座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续写新的黄河风情、黄河故事、黄河好人。水孩儿的《黄河好人》续写了现代黄河传奇,展现了新一代黄河人的精神面貌,开辟了讲好黄河故事的新视角。期待水孩儿围绕包头黄河故事,继续深耕,创作出更多弘扬北疆文化、讲好包头故事、讲好内蒙古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文艺精品。”
新书见面会上,90岁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陈文学老人专程来到现场聆听《黄河好人》作品创作的故事。陈文学说,“王三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三十多年始终坚定不移做好黄河边救人这一件好事,挽救了那么多生命,展现了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和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持。包头正因为有更多这样的好人,用凡人善举标注了这座城市时代发展的精神高地。”
据了解,作家水孩儿原名吴燕燕,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内蒙古大学第九期高级文学研修班。她自16岁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那段梦里花开的日子》《东家火西家烟》、非虚构《二月或雨水/封城记》《忽然而已》等作品十余部。作品《鸢尾集》《二月或雨水/封城记》荣获包头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艺振兴奖,长篇纪实文学《黄河好人》入选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工程扶持项目、2022年度内蒙古文学重点文艺扶持项目。
(文/记者:贾星慧;图/通讯员:王茹;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