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为了心中的那片绿 老两口让300多亩荒山变茂林

老两口补种树苗 通讯员 高永伟 摄

二十载春夏秋冬,不知走了多少回山坡路去种树,也记不清挑过多少桶水走上山,终将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如今满眼的绿林,这就是大后山固阳县下湿壕镇三城仁壕村“种树老人”白志中老两口的日常。

“我们没有什么大梦想,就想在这儿防沙固林,能看到一片绿色。”虽然已成为步履蹒跚的老人,79岁的白志中依然用一把铁锹、一副肩膀坚守着绿化荒山的梦想。

承包荒坡“第一家”

“2000年左右,政府鼓励村里人把就近的荒山、荒坡承包下来植树造林,我一直喜欢种树,就自告奋勇地承包荒山种树。刚开始那几年,村里很多人都质疑,在这荒废了几辈子的黄土坡上能把树种活吗?”白志中老人对记者说,在他的带领下,后来也有村民开始在荒山上栽种树苗,三城仁壕村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着变化,村民们慢慢看到了绿色,也看到了希望。

河落图村是三城仁壕村附近的一个沟大坑深、黄土漫天的自然村,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白志中老两口靠种地养羊的收入,开始在河落图村植树造林。20多年来,他们每天要翻过好几个山梁,如今大后山里依然春寒料峭,但老两口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寒风里巡山守绿。

“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用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白志中老两口就是这样的人!”河落图村第一书记郝书记言语中充满敬佩地说。

这辈子与树结缘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谈起种树的想法时,白志中老两口有说不完的话。早些年,全村只有他们家门口种的两棵榆树。从种下第一棵树开始,白志中便将种树当成了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河落图村地处大后山黄土坡上,常年干旱少雨,风沙漫天,有点绿色在当年实在是难得的景象。白志中年轻时参加过生产队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响应过“要致富多种树”的号召,再后来,他又在全村第一个响应退耕还林。

“种树是个苦力活,但我们都很有热情。”白志中老人眯缝着眼睛说,“没有树苗就去别的村里将榆树上的榆钱钱装回来育苗,等苗能种了背上山种下;没有水,就在雨季来临前挖土窝存水,用肩挑水一桶桶走到山上浇树……一个来回就是十来里的山路,一干就是一天,饿了拿出馍馍吃两口,渴了就在沟里喝两口水,等太阳落山了,我们安置好没种完的树苗,第二天再来。”白志中说。

这样一干就是20多年,老两口硬是在河落图村将330亩荒山上种满了榆树、杨树、柠条和沙棘。如今,河落图村已是下湿壕镇植被覆盖最好的地方之一,到了六七月份,站在山顶上向下望去,树冠遮住了沟底,大山深处,绿意盎然。

一心守护这片林

时光不负有心人,又见一片青山绿。

20多年来,白志中老人反复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宝贵种树经验,现在山上树木的成活率已达到80%。

这几年,十里八乡只要有植树造林活动,白志中老人都会被邀请去作指导,坑挖多深、土埋多厚、怎么填土、如何浇水,经过白志中老人的指导,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种树一年到底就4件事,春天育苗、夏天种树、秋天补栽、冬天防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白志中用双脚一遍遍丈量着村里的山坡。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双脚破裂了一次又一次。

“现在我的心思在柠条上,每年从山上采个五六袋回来,晒上一段时间,去掉壳能出两袋种子。”近两年,白志中老人上了年纪,背不动树苗了,就开始种柠条。

如今,白志中老人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可老汉就是闲不住,“在家里闲着干什么?我能动一天就种一天树,树林就是我给后人留下的念想。”

植树造林是一个投入多、回报期长的项目,付出难以得到多少经济效益。然而,在白志中老人眼里,只要村里荒山荒坡有绿意、有生机,就值得。

通讯员:高永伟;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宋美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