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网络中国节

今日评|让清明节更具现代性

□王泽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血脉。清明节是唯一一个由节气命名的节日,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在社会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人们追忆先人,在新与旧之间求得情感上的贯通。绵延2500多年的清明节,今天又该有怎样的面貌?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节日过得更有意义?

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生根,需要现实的土壤接纳,清明节也不例外。以往,清明节这天,且不说有的人随意焚香、烧冥币纸钱,鸣炮污染环境。烟雾缭绕的香火、震耳欲聋的炮声,这种习惯与当代人的环保理念、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传统有“变”,也有“不变”,变的是表达形式,不变的是情感内核。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断呼吁文明祭扫,清明祭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祭祀、集体共祭、踏青出行、敬献鲜花等低碳、简朴、健康的祭奠方式。

从上述正反两方面看,虽然缅怀和祭祀先人是孝道观念和孝敬行为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孝道更重要的内涵是“事生”,而非“轰轰烈烈”的祭祀。只要心中有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无论是什么形式都能表达对故人的感念和祭奠。让祭扫方式顺应现代文明,倡导生态清明,不破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符合文明理念,更突显文化内涵。

近日,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绿色、文明、低碳、节俭、环保、安全的祭扫新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特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倡议:一是文明祭扫绿色低碳;二是节俭办丧保护环境;三是安全祭扫和谐有序;四是党员带头率先垂范。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不少地方都出台了类似的倡议,舆论也在不断地呼吁文明祭扫。这些倡议和呼声,就是让“身后事”更契合当下环境,让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习俗与传统,能以更具现代感的面貌延续下去。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眼下,由于天干物燥,由此引发的各种火情也进入多发期、高发期。对此,各地一定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格做好风险隐患的排查与管控,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层层传导压力,拧紧责任链条,从严从细从实把各项规章制度和具体举措严格落实到位,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筑起严防火情的“铜墙铁壁”。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节的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样的情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视,这是清明传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更新文化传统的面貌,使其更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理念。

在2024年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携手做文明祭扫的倡导者、绿色祭扫的先行者、安全祭扫的实施者,共同营造平安有序、文明祥和的祭扫氛围。

(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