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这些政策利好企业
新华社记者
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的相关部署利好企业。
立法: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
今年的计划报告提出“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等相关立法工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迟日大委员表示,亟需通过立法把政策利好落到实处。
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要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民营企业核心关切,制定一部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法律。
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代表说,这将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真正落实。
融资: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6日表示,在普惠金融方面,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健全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企业贷款、融资的政策部署,能更进一步帮助拓宽融资渠道,提振企业信心。
清账: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拖欠企业账款一直是困扰企业的痛点。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中提到,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
去年以来,各地拿出坚决态度,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山西省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治理专项行动;甘肃通过建立清欠台账等方式加大清理力度;深圳建立拖欠账款定期披露、主动执法等制度。
山西省工商联主席景普秋委员说,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精准定位企业家的痛点,有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形成敢投资、敢扩产、敢消费的良性循环。
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具有“乘法”效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计划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预算报告明确“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
“技术攻关不确定性大、回报周期长。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直面种种挑战。”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代表说,通过税费减免、项目参与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能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强化研发能力。
沟通: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
去年以来,不少地方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受到企业欢迎。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5日说,今年这个机制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出台政策要精准做好宣传解读,避免市场产生误读误判。
“政策好不好,要看企业能否受益、是否满意。”山西数据流量谷董事长贺晗委员表示,要面对面交流,工作做到细处,才能保证政策稳定连续、不互相掣肘,真正让企业家放心安心。
来源:新华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