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腿擎人街树短,罗衣舞袖女神娇。仙翁鬼怪同携手,响马公差共酒瓢。”每年春节期间,喜庆热闹的高跷街头表演都会为市民带来惊险刺激的视觉盛宴,人们通过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传递着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浓厚年味。这些表演队伍中有一支已有80余年历史的高跷队,这就是青山区青福镇赵家店村高跷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赵家店村高跷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旱船、秧歌、大头娃娃表演、少年高跷等庞大的群众表演团体。
父子上阵
赵家店村的春节氛围总是比别的地方更早一些便开始了酝酿。刚进入腊月,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广场上,秧歌、高跷便开始舞动起来。“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咚锵……”热闹的锣鼓声一响起,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便迅速围拢过来好多路过的村民。队员们身着艳丽服装,头戴五彩头饰,手舞彩扇,腰系彩带,精神饱满。生动丰富的队形编排、别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引来阵阵欢呼。如果不是村党支部书记贺亚军在旁边不时指挥着,人们大概也不会察觉,这只是一次日常的排练。
简单的闪转腾挪之间,看得出队员们都是有些“功底”的。同贺亚军简短交流后记者才知道,眼前的这支队伍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还是一片平房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高跷队,队里扮黄袍、青蛇、白蛇、公子等角色的都有,十分讲究。过去村里谁家办事宴,高跷队都会上门热闹热闹,活跃气氛,主家也会给一些吃喝等当作回礼。如今我们的队伍已经发展壮大,大头宝宝队全都是8岁到14岁的小孩,秧歌队是45岁到60多岁的村民,高跷队已经发展壮大到上百人,最大的表演者年近50岁。不仅如此,为了让这个村里的老传统继续传承下去,我们还组织了少年高跷队,让更多的孩子学习踩高跷,孩子们都很喜欢。”贺亚军说。
如今赵家店村的高跷队已经成了节庆时不可或缺的“氛围组”,除了村里拜年,不少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也会前来邀请。
眼下,队员们都在为元宵节的街头表演排练。16岁的李奕儒今年第一次参与表演,她装扮的角色是拉旱车的车夫,“从小就看长辈给别人表演,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但排练很顺利。”今年63岁的刘美英年轻时就参加表演,至今已经扮了20多年的“老太太”,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喜气十足。她的搭档——骑毛驴的“小媳妇”也已经67岁了,但装扮起来仍然俏皮讨喜,两人临场发挥随便扭一扭,就氛围感十足。
贺亚军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培育壮大了一批高跷、锣鼓等高水准文艺队伍,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其中,这是让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宝物,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也“敲打”出了文明和谐新乡风。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霍晓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