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有属于每一代人的年味记忆。
在过去的年节中,人们常常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年夜饭、写春联、贴年画、放鞭炮、挂灯笼、逛庙会……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连结与家庭观念,也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习俗和价值观。如今,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依然有一个令你暖心的地方,可以让思绪追根溯源,看见纯粹的年节乡土回忆。
初三年俗知多少
正月初三,人们也称小年朝或赤狗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的生日,在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同时,正月初三还是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安睡迟起
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人们大多都会守岁,两天时间频繁密集走亲访友,身体总会感到疲惫,我们的祖先特地立下“古训”:“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烧门神纸
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有句俗谚“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说的就是这个年俗。
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庆节,是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赤口”就有口舌之争的意思,在初三这一天,为了避免招惹口舌是非,大家都专心待在家里,既不出门拜年,也不邀请宾客来访,为了破解“赤口”带来的不吉利,还会“贴赤口”求吉祥。
“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则是放在垃圾上,在初三这一天挑到外面倒掉。一般来说,贴“赤口”是让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的美好寓意。
扫帚日
因为有“散财”的忌讳,大年初一初二有不丢垃圾的习俗,必须等到初三这一天,才能把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所以把初三也叫做“扫帚日”。同时,在这一天,打扫房间的时候要从外往里扫,也不能做彻底的大扫除,其中就包含了人们“聚财”的美好愿望。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不同时代赋予了年俗更多的美好寄托。不论安睡迟起、烧门神纸、扫帚日如何变化出新,这些春节习俗延续的古老传统风俗依然没变,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始终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
诗词里的年味
时代向前,步履不停。关于“年”,也总有不变的——千百年来,我们对于过年的“情”与“意”始终如一。
我们寻找年味,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更要向眼前正在进行的变化中找寻、提炼……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日》韩淲
新年喜共闲僧语,薄暮明灯下纸帘。
活火慢煎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农历正月初三,也叫“小年朝”,也称“赤狗日”,又称为“猪日”,通常不会外出拜年。这一天,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有些地方,人们扫积尘于箕中,加上敝帚,倒在路口,以示送穷。
正月初八
《春日田园漫兴》王渐逵
人日已过还谷日,梅花开尽见桃花。
抛书扫榻惟耽枕,戒酒逢人祇啜茶。
很多地区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节,也称“祭星、接星”。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
元宵节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二月二
《二月二日》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正月过后第一个重要民间传统节日。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气象。
年是一首浪漫的诗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年,多数人会说热闹、喜庆、盛大之类的,很少有人想到年是浪漫和诗意的。其实,很多节日都带有浪漫和诗意的色彩。节日是人们在平淡生活之上追求的心灵慰藉,也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年是一首浪漫的诗。
莫言在《过去的年》一文中写道:“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
现代社会里,人们过年的方式在发生变化,不免也会感慨: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在过年的心态上,很多人与莫言大致相近,“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
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新鲜的。冯骥才在散文《年意》里写道:“不管一年里你有多少失落与遗憾、自怨自艾,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坐在摆满年夜饭的桌旁,必须笑容满面。脸上无忧,来年无愁。你极力说着吉祥话和吉利话,极力让家人笑,家人也极力让你笑;你还不自觉地让心中美好的愿望膨胀起来,热乎乎地填满你的心怀。哎,这时你是否感觉到,年意其实不在任何其他地方,它原本就在你的心里,也在所有人的心里。”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含义:团圆、欢庆、祥和、平安。就是这个让无数国人魂牵梦萦的“年”,最终都汇聚向了一个归途——春节回家,那积淀在心底的期盼,也因归乡而汇聚了磅礴的力量。“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一年一度把它迷人地照亮。”
以家乡湘西为背景,以湘西文化为符号,对于湘西的年俗,沈从文先生在《忆湘西过年》中给予了相关描述。
“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当沿袭已久的过年习俗在悄然变化,当欢度春节的方式在不断丰富,我们追求的“年味”也有了改变。可对于很多人来说,无论我们身居何方,无论我们年龄几何,在记忆的最深处,童年记忆里的“那时那年”无疑是最难忘怀的。
在丰子恺眼里,过年是年味的童年怀念版。像很多男孩,丰子恺对花炮有种偏执的爱。“爆竹声中一岁除”。对于孩子来说,爆竹声中是欢乐的年味,缭绕在时光的年轮里。
于是,丰子恺在《过年》里写道:“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我把一串鞭炮拆散,一个一个地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罐头瓶来罩住,‘咚’地一声,连罐头瓶也跳起来。如此尚不过瘾,还要逞英雄,拿在手里,一惊一乍地放。”
年是一首浪漫的诗,最善于渲染和铺垫。这首浪漫的诗,从腊月就开始铺垫了。进了腊月门,人们腌腊肉,做腊肠,整个腊月氤氲在香气之中,为年的完美出场做足了准备。
刘绍棠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写道,“春节年味舌先知,年味美食无不令人口舌生津,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年味不只是舌尖上孤独的舞蹈,更是天伦之乐、世俗欢喜。鞭炮、贴对联、磕辞岁头、讨压岁钱……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那年味,温馨而和谐,世俗而欢乐……”这一首浪漫的诗,在人们的期待中,渐渐有了生动的画面,有了丰富的内涵。
(监制:郑炜;梁学东;策划:贾星慧;王雪仙;版式设计:张霞;整理/记者:张飞;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