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包头中院召开了2023年度全市人民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事)件新闻通报会。精准发力,解决难点、痛点、堵点,坚持每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包头法院在服务、审判、执行方面持续发力,开展诉源治理、执源治理,从源头开始,采取措施解决矛盾、调解纠纷、化解执行,通过综合治理和源头预防,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诉讼服务更便利
2023年,包头中院制定并落实了《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确保法院工作与地区发展大局同频共振。
同时,全市两级法院持续提升在线诉讼服务辐射能力,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缴退费+诉讼费电子票据”100%的全覆盖,切实减轻了群众和企业诉累。
畅通的院企沟通联络渠道,让企业家们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和关怀。我市在全区率先探索并推行了“政协+法院”的多元解纷新机制。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均已与属地政协机关建立了诉调对接机制,调解工作已全面展开。当前全市人民法院共计聘任政协调解员215名,参与调解案件1193件,调解成功790件,成功率达66.22%。
提质增效有“方案”
充分发挥“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机制效能,包头中院驶入了涉企案件的“快车道”,全市人民法院民商事一审案件平均审理用时35.3天,比去年同期缩短13.1天,民事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96.46%,案件的审理和办理效率大幅度提升。
《包头市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十条措施实施方案》的制定出台,让知识产权审判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集全市人民法院之力,构建起全方位支持破产审判工作新格局。成立起了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将破产管理人会员数量扩容至16家,14次的府院联席会议,打通了企业破产、重组、强制清算等有关破产审判的诸多难点堵点,明确了案件审理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同时,全市人民法院系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行动,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依法打击各类涉企侵权行为,护航企业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联动执行促效率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切实解决执行难”为目标,2023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开展各类专项行动35次,执结案件6413件,执行到位19.4亿元。其中,执结涉民生案件459件,涉金融案件1114件,涉政府案件23件。“优化营商环境之暖企助企”的执行行动共执结案件28191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执结率99.83%。不仅如此,据统计,2023年全市人民法院新收执行案件平均结案天数也缩短至了56.6天,执行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同时,包头中院与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人社局等单位部门签订了《“一键联审”协同执行框架协议》,建立联动机制,织密线索网络,全面推动现代信息科技在执行领域的深度应用;与榆林、延安、庆阳、吴忠、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忻州、吕梁等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签订了《陕甘宁蒙晋黄河“几”字弯城市群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协作框架协议》,构建起了陕甘宁蒙晋黄河“几”字弯执行协作机制,让异地执行更加便利;与金融机构共同推进“法拍贷”业务的落地,促进财产处置的不断优化。
探索审判“最优解”
包头中院积极开展司法调研,印发《审判通讯》,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合同、买卖合同等案件的裁判标准,统一裁判尺度。
发布了《2023年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2020-2023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22年包头市行政机关败诉案件司法审查报告》,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法律指引。
以司法建议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度,全市人民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287件,收到回复249件,其中,向各类企业发出司法建议191件,收到回复167件。
2024年,全市两级法院将从“能动司法”和“提质增效”上双管齐下、一体推进,既要抓实“公正与效率”,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持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的质效,也要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的大格局,进一步深化“法院+”的多元解纷解决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派出法庭、法官工作站的“前哨”作用,让纠纷在源头停止,减少诉讼增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同时,还要发挥互联网法庭、云庭审、24小时自助服务等互联网平台的作用,进一步畅通涉企案件的绿色通道,完善网上立案“容缺受理”机制,切实做到快立、快审、快执。
探索专业审判的“最优解”,夯实审判工作的根基,做实做细繁简分流,做优做精知识产权、金融、破产等专业审判,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以司法建议为抓手,以个案为切入点,做到审判一起教育一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