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记者采访一机集团星叶轻工制品有限公司员工王献花。
1月22日至23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8家中央媒体走进包头,开展主题为“大爱北疆——中央媒体走基层”活动,通过座谈和实地采访,了解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
天气寒冷,记者们热情不减,在两天的采访时间里,分别实地走访了包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机集团星叶轻工制品有限公司、包头市天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地的残疾人代表,近距离了解我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生动事例。
在包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金康医疗康复中心创始人金虎与包头市益捷康儿童康复中心的负责人关海杰分别介绍了脑瘫儿童与孤独症儿童的日常训练、治疗课程以及恢复情况。随后带领央媒记者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采访。“经过康复治疗,孩子的恢复状况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现在已经可以与我有一些简单的互动了,觉得很欣慰。”孩子家长说。
不一样的领域,带给央媒记者不一样的惊喜。在了解完康复中心孩子的基本情况后,记者们将视线投向一机集团星叶轻工制品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内,一位特别的员工吸引了央媒记者的目光。
王献花今年48岁,肢体二级残疾,今年是在裁缝岗的第五个年头。“我来到这里与大家同工同酬,大家对我也很照顾,我的缝制速度和大家一样,多做就能多赚钱,贴补家用。”王献花说。她与记者交谈时,笑容时刻挂在脸上,乐观向上的态度也感染了现场的记者们。据了解,该公司吸纳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30人,对残疾人而言,就业不仅意味着获得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更是融入社会、突破自我、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随着采访线路延伸,感受更加深刻。来到九原区打不素太村,一片片鱼塘集中连片,肢体残疾人自强典型陈勇,沿黄河开展盐碱地生态改造、水产养殖,创办包头市天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三次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业农村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2022年被评为农业农村部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如今他还带动村里的人一起致富。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43个蓝色养鱼池里养着多品类鱼种,一路观赏让记者们大开眼界。
“这次采访让我更了解包头这座城市,包头残联在助残和就业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残疾人朋友通过各方面的帮助,用自身的努力诠释着自强不息的品格,勇于去探索全新的生活,带动周边的人一起积极生活,是难能可贵的。”工人日报记者王伟伟说。
一路走一路看,包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形势,让记者们对包头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关注儿童的康复治疗,到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再到不断开拓新的板块领域,将盐碱地华丽转身成生态致富地,一路走来特别震撼,后续我们会继续关注包头残疾人事业发展,挖掘更多亮点,把包头的感人故事讲好。”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志娟说。
(文/记者:樊佳疑;图/记者:常静;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