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历史最高水平,首要任务就是要建设好“两个稀土基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包头要充分发挥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基地“主阵地”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奋力争先,着力实施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突破行动,加快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
“作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主力军,包钢集团要在强化延链补链上下功夫,把企业稀土产业做强做大,为包头市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市人大代表、包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李晓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实现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机,包钢集团一定要紧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资源牌’是包钢的传统优势,‘稀土牌’是适合包钢且具有包钢特色的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的一条必由之路。”李晓说,包钢要聚力发展稀土新材料和应用产业,实现稀土材料与钢铁产业耦合发展。“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稀土产业优势,聚焦先进领域,吸引更多优质应用企业来包头建厂投资,联合做大、协同创新,努力把包头的稀土资源独有优势转化为当期的经营优势、长远的发展胜势。”
面向未来,包钢将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原料保障、延链补链、支撑引领,全力推动稀土产业发展尽快实现重大突破,力争重点稀土企业研发强度达到4.5%以上,稀土钢产品全年产量突破135万吨,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中心,力争年内注册上线企业达到850家,交易规模达到200亿元。
作为一家科创型稀土企业,包钢和发稀土自2019年开始,致力于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目前,已建成2万吨绿色冶炼生产线,同时在轻稀土镧铈开发利用方面“精耕细作”,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应用场景量大面广的多款产品,在抛光粉、涂料、催化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稀土镧铈为原料制备稀土特殊化合物,成为稀土抛光粉生产原材料。“特殊化合物产品如氧化镧铈镨钕,目前市场价达到了每吨2万元以上,是传统氧化镧的7倍。”市人大代表、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赵智承说,科技创新是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围绕高端、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推进产业迭代,加强稀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业链条向下游应用端延伸,不断推进我市稀土全产业链发展,以实绩实效更好承担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两个稀土基地’,包头是主阵地,稀土高新区是主战场。我们必须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把这个首要任务完成好。”市人大代表、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邬军军表示,稀土高新区紧紧抓住稀土产业这个主责主业,有力有效推动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巩固扩大世界最大稀土原料供应基地地位。
激发“磁动能”,培育新优势。今年,高新区力争稀土永磁材料产能达到18万吨,发展壮大储氢、抛光、合金、催化、光功能等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储氢材料产业基地,巩固全国最大抛光材料集散地地位,推动催化、光功能材料产能进入全国前列,扩大中重稀土合金产品规模,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
当前,稀土高新区正加快发展以稀土永磁电机为核心的稀土终端应用产业,按照“一年铺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实效”的目标进度,加快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形成聚集规模。同时,加快发展储氢材料应用产业,大力推广稀土催化剂应用,拓展稀土合金应用场景,让“稀土+”的应用越来越广。
创新是第一动力,是撬动发展的第一杠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稀土创新研发能力,明确“一国重一院一校四中心”等创新平台功能定位,支持内蒙古科技大学牵头建设内蒙古高等研究院包头分院,推动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建设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内科大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更有信心全面融入包头市‘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主战场,承担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阵地功能。”市人大代表、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屈忠义说,内蒙古科技大学确定“立足地方、服务包头、辐射自治区”的战略发展方针,聚焦建设“两个稀土基地”,加快推进“稀土+”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高端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积极融入包头市稀土资源融合发展科研创新体系,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包头市稀土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和科技力量,为推动包头市乃至全国的稀土产业绿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内蒙古科技大学出台并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炬计划”,以稀土新材料新技术和冶金、矿业、煤炭等学科为重点,引进优秀博士50人,引进北京科技大学年轻国家级人才全职聘任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校长,并作为稀土冶金学科带头人。同时,创新人才引育留用机制,通过加强“稀土+应用”复合人才培养,打造特色学院集群,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强对包人才输送,形成城校融合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目前,内蒙古科技大学正紧密融入包头市“‘一国重一院一校四中心’+包头实验室”的稀土科研创新体系,全力打造国家级稀土产业学院,与稀土头部企业共建内蒙古高等研究院包头稀土分院、稀土工程技术学院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使其成为助力稀土产业发展的新型学科大平台和稀土产业发展的创新支撑。
(记者:张建芳;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