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继202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全面打造医疗高地实施意见》,推动医疗高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让900多万人次市民群众和40多万人次外地患者选择“医在包头”之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打造教育、医疗、文化‘三个高地’为引领,切实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并明确打造医疗高地的重点任务,来自我市卫生健康行业的人大代表们既深感振奋,又觉重任在肩。
分级诊疗是服务群众看病就医的重大制度设计,也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打造医疗高地”章节中,开门见山提出要“依托5个城市医疗集团和5个县域医共体,进一步提升分级诊疗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市人大代表、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鲁告诉记者,2023年我市成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以市中心医院、包医一附院、内蒙古包钢医院、包医二附院、包头市第四医院为牵头医院,联合辖区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当前,推动医疗集团内部以一体化管理为基础实现真正紧密融合是推动医疗集团发展的关键。市中心医院在牵头组建了紧密型医疗集团之后,选举成立了医疗集团理事会,修订讨论了医疗集团章程,从8家成员单位中选取了东河区医院、北梁新区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作为试点,通过积极推动医疗管理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和信息管理一体化,实现人、财、物的高度统一,不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职能。据梁鲁介绍,目前,中心医院已经明确了与试点单位共建的制度和目标,把部分行政人员、名医工作室、全科医疗专家以及部分医疗设备下沉到了试点单位,并且接受成员单位医生到中心医院进修学习培训。下一步,中心医院将在做好优质资源下沉服务、畅通双向转诊渠道的同时,结合试点单位实际情况,探索打造试点单位优势学科,把部分轻症患者分流到试点单位,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目标。
群众看病就医特别是治疗疑难杂症,最关注的是“哪个医院能治好”。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下简称“国考”),是检验医院综合实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金标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年内三级公立医院国考等级由C级全部进入B级,包医一附院进入A级”。进入“A级”,包医一附院是有基础和底气的。在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22年度“国考”结果中,包医一附院较上一年度上升7个位次,位居自治区第三、我市第一。市人大代表、包医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裴汉军在认真对照分析医院考核成绩与“国考”四个方面56项指标之间的差距后,决定将2024年的工作重点放在医疗质量、满意度评价等方面。他告诉记者,在医疗质量方面,医院将用好市委、市政府分配给各医院的事业编制以及赋予的选人用人自主权,继续加大招才引智特别是青年人才招引力度,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加大对本院人才培养力度,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同时,医院将通过邀请外地名医指导督导方式,鼓励医生开展高难度手术,做好医疗质控工作,提升医疗安全水平,让患者看病就医更放心。在满意度评价方面,医院将以多劳多得为导向,以刚刚出台的《包头市深化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为指导,继续完善医院内部绩效改革工作,进一步提高职工满意度。同时,继续深化医保刷脸支付试点工作,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探索更多便民服务举措,持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长期以来,我市拥有一批名声在外的品牌学科,为提升医疗高地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持续保持并扩大这些优势学科地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器官移植等26个学科争创自治区领先、重点学科”。去年,包头市器官移植中心在内蒙古包钢医院揭牌,我市建成全自治区唯一拥有肝、肾、小肠与胰腺移植资质的器官移植中心,器官移植具备了争创自治区领先重点学科的条件。在市人大代表、内蒙古包钢医院院长助理黄再青看来,推动学科建设要在提升临床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和建好人才梯队三个方面下功夫。就器官移植而言,作为在内蒙古地区首个开展肾移植手术,拥有30多年器官移植历史,2023年完成99例肾脏、肝脏和胰腺肾脏联合移植、再创历史新高的医院,黄再青认为,医院在器官移植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了”,下一步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面。他表示,内蒙古包钢医院将依托新成立的包头市器官移植中心,联合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包头医学院开展器官移植科研工作,力争形成一批可转化的科研成果。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内蒙古包钢医院将用好包头市和医院自身的人才政策、激励保障措施,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对本院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黄再青也建议,市政府和卫健部门加强对器官捐献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各人体器官服务站加大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患病群众能够重获新生。
能在家门口看到北京名医,在2023年被很多群众认为是获得感很强的民生福祉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进一步激发了各医疗机构加强京蒙合作的积极性。2024年新年伊始,来自北京医院、北京阜外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心内科、外科、妇产科和风湿免疫科知名专家陆续来到包头市第八医院门诊、手术,为包头市首例食道裂孔疝胸腔胃患者开展了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为本市市民和包头市周边地区群众带来健康福音。市人大代表、包头市第八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姚炎燚告诉记者,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与医院是“老朋友”了,2023年年底和2024年年初,医院又新交了“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医院”这两个新朋友,下一步还将与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建立医疗合作关系,确保实现医疗“倍增”。姚炎燚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医院发展的最新定位,包头市第八医院将重点向康复专科医院转型。他表示,医院已经开展了包括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骨科脊椎术后康复以及妇产科盆底康复等在内的一系列康复项目,不仅可以承接市内其他综合性医院术后需要康复的患者,更为接受北京专家手术的患病群众开展术后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将继续通过扩大京蒙医疗合作,不断提高医疗诊疗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姚炎燚说。
(记者:贾慧珍;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