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奋进包头 重振雄风

回眸2023|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包头

曾经的西河集包铁路桥下,河道杂物遍地,夏天臭气难闻,附近的居民都绕道而行。

如今的西河集包铁路桥下,河道整洁干净,垃圾也不见了踪迹,成了市民晨练散步的好去处。

市生态环境局督查科负责人杨老好告诉记者:“得益于2023年包头市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一治三转’百日攻坚行动,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厘清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同向发力,开展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整治,更换桥下排污管线200米,开展河道巡查,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作为老工业城市,包头生态环境底子脆弱、历史欠账较多。从去年8月份起,我市全面实施“一治三转”百日攻坚行动,集中力量向全市生态环境保护141个存量问题发起攻势,对38个需要伤筋动骨才能治理完成的问题实施靶向治理。

经过100天的集中攻坚、聚力突破,推动“雨污不分、管网不配套”“尾闾入黄排污口超标”等19个问题完成整改,剩余19个问题的整改做到“清晰可见、心中有数、按时推进”,其中,推动“春坤山自然保护区与矿业权重叠”“希铝再生水置换工程”等15项堵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站前路至盛唐路盖板涵”“希望园区再生水管线”等10项重点工程提前完工。“所有问题‘堵点全部打通、难点全部解决、痛点全部消除’。”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文彬说,全市生态环保工作“由被动整改向主动保护转变、由重点攻坚向协同治理转变、由外部约束向内部驱动转变”的趋势逐步显现,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合力已经形成。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现实需要。2023年以来,包头聚焦聚力全市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加压奋进、苦干实干,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显著,力度之大、举措之实、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67项重点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实施,为全市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大气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远低于自治区36.2微克/立方米的考核目标。

配合实施了雨污分流综合治理21个月攻坚战、再生水利用试点示范工程,完成了包钢总排废水综合整治、中水提质改造等重点工程,南郊和万水泉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技改,尾闾水质、水量达到国家黄委会许可要求。

四道沙河、二道沙河、昆河、东河等4条主要入黄支流,以及8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自“十三五”断面考核机制建立以来,首次实现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全市累计完成332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到62.9%,远超自治区“十四五”目标。

此外,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国家气候投融资、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无废城市”等国家级试点全面推进,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城市,土右旗沟门镇和美岱召镇成功创建第一批自治区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边要留住绿色,一边要扛住黄沙。2023年我市制定《包头市坚决打赢防沙治沙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科学规划531万亩营造林任务和1105万亩草原保护修复任务,目前已全部纳入自治区规划和方案。以实施包头市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项目2023年任务为标志,包头市防沙治沙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启动。

同时,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任务实施。2023年已完成营造林任务30.2万亩,是年度任务30万亩的106%;完成3个森林乡镇和31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建设任务;实施各类草原保护修复任务106.65万亩,是年度任务100万亩的106%。

大青山南坡绿化提质增效,已全部完成1.6万亩“补白增绿”和4.75万亩“抚育提升”建设任务,完成3个“生态文旅融合示范”(东河区壕赖沟、昆区北部生态休闲区、九原区尾矿修复花圪台)、6个“绿化节点”(东河区阿善沟门、垃圾填埋场、雪亥沟、纳令沟、陈户窑子西坡、九原区碳汇林)建设任务。

据林草局工作人员介绍,专门选择东河区壕赖沟、陈户窑子西坡和垃圾填埋场一线东西长约2公里、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由市林草局组织开展绿化,通过林地清理、覆土改造、凿石挖坑、换土栽树等措施,打造成为一个落实科学绿化要求、以阔叶乔木为主的绿化提质增效示范点。

当废弃的矿坑“吐”出新绿,当臭水沟变成景观河,当多年的异味变成清新的空气,当湛蓝的天空变成日常景致,包头人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正在持续提升。

(记者:姬卉春;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