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王女士在医院做手术时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而且是比“熊猫血”还少见的“恐龙血”,好在经过自体血回输,她得以顺利手术,平安脱险。
近日,包头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接收的一位49岁女性患者,因腹主动脉狭窄入院准备手术,术前评估认为术中可能有出血风险,需要进行血型检测并备血。然而,患者血型检测时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B”型。
正当医务人员讨论如何给患者备血,是否需要外送进行血型基因检测时,知道患者因血型不能确认无法及时备血的家属匆匆赶到输血科,告诉医护人员,他们以前在我市某家医院鉴定为“O”型,后来转到北京某医院准备手术可血型也无法确定,最后北京血液研究所给出具有B亚型的血型检测结论,输血过程十分曲折,风险较大。据了解,B亚型血的患者,输血时不能直接输注“B”型悬浮红细胞,最好输注同型血液,紧急情况时可以选择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但是Bx血型在中国人群分布是1/10000-1/100000之一,是稀有血型中的“恐龙血”,基本无法获得,而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也存在产生免疫抗体的风险。据输血科主任段秉政介绍,临床上遇到的疑难血型情况并不少见,但“恐龙血”还是首次遇到。
“考虑到患者为择期手术,非紧急用血情况,且患者一般身体状态良好,选择自体输血是一个不错的最佳选择。自体输血方式最适合患者。”段秉政主任和手术医生沟通:采取自体血回输的方法,抽取王女士自身的血液,经过处理后回输到体内,确保输血安全。
经过医生和王女士充分沟通,最终决定术前采集患者400ml自体全血。在手术中为王女士回输了自体血液,手术圆满完成。医生告诉记者,自体输血因血液源于自身,在确保采集、保存环节合理且安全的前提下,无须交叉配型,降低了用血成本又可避免异体输血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等免疫反应,且回输的自体血液由于保存的时间短,其携氧、凝血功能都明显优于库存异体血,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术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低钙、高钾血症的可能性。这一成功的手术,也开启了我市稀有血型患者手术中的用血方式的新思路。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鸿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