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弘扬北疆文化 打造文化高地|守护好家门口的 “万里长城”

“走,今天拉你入户,顺便带你看看长城!”2024年元旦刚过,王国民就拉上村委新来的年轻人下村入户去了。

王国民是固阳县银号镇大营子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里的老党员,他如今已年近花甲,没事儿就要去看看那家门口的“土峁峁”。区别于电视、书本中气势雄浑、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长城印象,固阳县银号镇域内的“土峁峁”属于蒙恬修筑的阴山北麓秦长城,分东西两端,横穿整个银号镇,中间还分布着3座障城遗址。

“知道为啥我们这叫碾房村吗,以前我们这有水的时候,是专门磨粮食的,粮食就是供给旁边三元城驻扎的蒙恬军队的,三元城是保留村,家家都有那么几件老物件。”另一边,银号村51岁的书记张科峰自豪地讲述。张科峰告诉记者,每隔几天,他都要去离村委5公里处的障城遗址进行安全巡护,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

因为障城遗址的外形看起来就是个不起眼的“土峁峁”,许多村民放羊时也都不会注意,偶尔还坐在这个“土峁峁”上刨石子。每次巡护的时候,张科峰、王国民看到了都会很着急地上去劝说,把羊赶走,回去的时候,他们也会急吼吼地开个群众会叮嘱村民,不能在这里放羊、不能挖掘、不能损毁。村民觉得他们“小题大做”,不就是个小土堆么。这个时候,两位村书记才意识到,保护长城,不能是书记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村委几个人的事,而是村民共同的责任。

在和银号镇的宣传委员张飞商量过后,大家达成了共识,要提高村民保护长城的意识,让村民自觉参与到保护长城的行动中,就要当好长城的“宣讲员”。

“这段我离得近,我来哇!”现在,村委不再“单打独斗”,银号镇的巡护员们各自认领着长城巡护任务台账。他们有的是村委干部,有的是护林员,有的是志愿者,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热爱着长城,都知道几个长城的“银号故事”,都是长城精神的传承人。

“以前,村里人都熟悉这个‘土堆子’,但不知道是干啥用的,后来,政府设立了保护标志,还不断宣传,于是大家就知道了它是秦长城,是重点文物,也有了保护的意识。”家住三分子障址附近的村民寇大爷说。

此外,银号镇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对接乌兰牧骑小分队,通过以蒙恬、王昭君等历史人物为原型创作文艺作品,让更多村民知道家门口的长城故事。“记者同志,你们的无人机能拍到山那边的长城不?”2024年元旦刚过,张科峰又带着记者一行来进行巡护。看到无人机拍摄的雪后长城的画面,大家都很激动。

激动,源于银号镇前不久刚组织的“守护长城遗址,传承历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大家还没有从那股“热乎劲儿”中缓过来。这股“热乎劲儿”,还源自包头市委、市政府近日出台的《关于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到,要挖掘长城文化资源,激发文化传承活力。

在银号镇宣传委员张飞看来,如今,固阳秦长城已不再是“沉睡”的世界遗产,而是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包头故事、银号故事的“鲜活”载体。“保护长城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张飞表示,“通过保护才能让现在和后来的人对长城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其重要意义,然后学会尊重历史,实现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银号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长城保护工作中,切实保护好家门口的‘万里长城’。”

(记者:李楷谨;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