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包头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增强履职成效,聚焦十项具体工作精准发力,激发政协事业发展“新动能”。
夯实政协工委基层工作新载体。把全市各旗县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吸纳为市政协委员、全市83名苏木乡镇(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吸纳为旗县区政协委员,并出台了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履职工作制度,夯实政协工作基础。
开拓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新阵地。在硅、稀土、铝、装备制造4条产业链和1家行业商会谋划建设“委员之家”,根据界别规模和方便联系界别群众的要求建设18个“界别联系工作室”,实现界别全覆盖。
突出“面对面好商量”新成效。召开了全市“面对面好商量”观摩交流会,全年累计开展“面对面好商量”385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3个,有效赋能基层治理。
完善“政协+法院”工作新办法。与市中院共同制定“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作办法;将215名特邀调解员纳入人才库,并将参与调解工作情况纳入委员年度履职评价内容。市县政协委员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77件,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政协报》《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进行报道。
开展“提案三进”系列新活动。开展提案进讲堂、进校园、进直播间活动,在10所中小学和高等职业院校设立“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实践基地”;在《行风热线》直播间里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推进提案办理赋能增效。
实现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突破。修订了《社情民意信息条例》等三项制度,全力、全员、全程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截至目前,上报自治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674篇,采用115篇,信息采用量、采用率、总积分均居全区前列。
建立“主席接待委员日”新制度。为加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与委员的联系,落实好谈心谈话等制度,出台了《“主席接待委员日”工作方案》,由党组书记、主席会议成员每月轮值接待委员,现已开展活动6次,接待委员95名,当面回应委员关切,得到广大委员的充分肯定,取得良好成效。
实施“政协文史馆”改造提升工程。文史馆设立在包头市图书馆,展陈面积由124平方米扩大到820平方米,文史馆的改造极大地丰富了展陈内容、提升了展陈效果。
体现“政协智库”建言献策新功能。选聘128名专家学者进入政协智库,制定了智库建设与管理办法,邀请智库专家参加政协协商、调研等活动,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提升建言质量。
创建“智慧政协”履职服务新平台。精心打造了集委员履职考核、提案、社情民意等25项应用场景为一体的“包头市政协委员履职服务平台”,实现了委员履职考评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提升了委员服务管理水平。
(记者:梁晶晶;通讯员:王锐钢;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