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学于一座城市而言,增添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书卷气,更是一种意气风发的前行力量。
在全面打造教育高地、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使命号召下,驻包各高校紧紧围绕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深度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让高校与地区发展同频共振,在包头争先进位、重振雄风的进程中展现出更大担当和作为。
推动校地深度合作
7月9日,包头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建“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内蒙古科技大学将和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包头市13家硅企业共同筹备成立包头市硅业研究院,助力包头把“世界绿色硅都”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发布仪式现场,大家记住了一个闪亮的名字——王文山,也开始了解王文山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紧扣“稀土”产业发展需求,王文山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稀土合金材料智能焊接等领域,与一机集团等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竞赛指导等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助力包头 “世界稀土之都”建设。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今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发出了校地深度合作的时代最强音。制定出台《包头市推动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包头市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等多个政策文件,构建起“顶层+配套”、“综合+细则”协调有序的政策体系。
聚焦“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两大旗帜型产业集群建设,我市以列入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盟市为契机,建设三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钢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园),与北方稀土等企业共同建设包头稀土产教联合体。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依托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昆区装备制造园区,与弘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共同建设新能源(硅材料)产教联合体。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包钢职业技术学院、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依托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与一机集团等企业共同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
产教联合体内,各学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技术产品开发、技能培训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产业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了教育深度服务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调整专业设置
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的企业校区,稀土产业学院研二的学生王英杰专心致志地和同学们进行着生产实践。
2018年,他考上了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本科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偏向钢铁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而是攻读了本校稀土产业学院镁基储氢方向硕士研究生。包头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稀土企业密集,让他坚信稀土专业未来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内蒙古科技大学一直都在探索学校和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效路径。最近一段时间,“1+5+2”规模化示范特色学院集群建设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示范特色学院集群以稀土产业学院为引领,将加快建设硅产业学院、能源产业学院、应急管理产业学院、数智产业学院、绿色基建产业学院5个示范性特色学院。
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稀土冶金方向负责人张晓伟看来,示范特色学院集群将持续优化学科专业供给结构,实现学科、科技、人才优势与地区经济建设的全面对接。他说:“近年来,随着包头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特别是‘世界稀土之都’和‘世界绿色硅都’新名片越来越响亮,稀土和硅晶产业的优质企业纷纷落户包头。示范特色学院集群建成后,将为这两个产业和包头其他优势特色产业培养大批现代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推动供给端最大限度向需求端靠拢,也正在成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包头本地高校的发力方向。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依据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企业需求走访,缩减了近十个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顺应新能源快速发展势头,新增了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开设了一批校企合作订单班、建立了产业学院。目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订单班、冠名班达到80个,在班学生3000多人。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光伏产业学院、圣纳新能源汽车学院、北创智能焊接产业学院、一机装甲车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并分别与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等新能源企业就合作开设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企业新型学徒制班签约。
包钢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包头稀土高新区组建了“稀土产业学院”。
新建的产业学院与地区产业发展竞相“合拍”,使得院校的整体专业布局、发展方位与自治区、包头市的产业结构实现了高度契合,有效满足了落地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增加留包就业人数
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并且拿到5000到6000元的薪资,让于鑫淼庆幸当初选择了来包头上大学。她是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籍毕业生,今年7月份毕业后,就到鑫元硅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学校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培训,让她很快就适应了岗位,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控操作员。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让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努力工作,先成为一名班组长,为留在包头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于鑫淼说。
于鑫淼之所以能够找到满意称心的工作,和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细致的就业“售前服务”、周到的就业“售后服务”密不可分。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拿到一本就业“宝典”。在这本精美厚实的就业服务指南中,容纳了关于包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包头关于加快引进培育重点产业领域中高端人才的若干措施、包头关于支持吸引青年人才来包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学院合作企业的简介、2023年人才需求信息、毕业生有关情况以及系(部)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负责人等内容,让他们早早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规划,实现明明白白就业。
“学院招生就业处还会定期选择学生就业企业进行回访,分别向用人单位和就业学生了解就业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桂花说,根据就业学生的反馈,招生就业处曾向企业提出了缩短轮班时间、提高薪酬待遇等建议,也曾帮助企业做过学生的思想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推动中职、高职、驻包企业三方协同育人,延伸贯通技能人才输送通道,以“3+3”、5年一贯制、“3+2”等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平台,三方成立工作专班,推进两项前移即高职招生前移、企业招工前移,从中职学校开始,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做到人才培养贯通、课程体系贯通、实习实训贯通。
高校成就人才,人才反哺城市。学校“量体裁衣”式的定制培养,体贴入微的就业指导,切实解决了驻包企业当下的“燃眉之急”,在优化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内循环”的同时,畅通服务地区发展“外循环”。
2023年,在包高校毕业生留包人数6539人,其中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生留包人数较2022年分别增加了68人、408人、793人,增长率分别为5.33%、7.67%、2.44%,在包高校留包率为23.66%,较2022年增长了5.56%。
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小荣说:“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留包就业,推广内蒙古科技大学‘在包高校联合招聘’模式,每年组织多次高校联盟大中型招聘会,积极吸纳区内其他高校广泛参与,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包创业就业,2024年高职、本科毕业生留包率达到30%、25%,2025年达到40%、30%。”
高校兴则区域兴,高校强则区域强。踏上新征程,“校地区生,协同发展”的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也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记者:赵遐;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