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东河区:现代农业绘就丰收图景

黄色的玉米、金色的水稻、紫色的葡萄、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韭菜、灰色的蘑菇……丰收的果实为东河区的田野披上了一层“彩虹”外衣。

在东河区沙尔沁镇莎木佳村的包头市众禾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田中,一排排健壮的玉米“腰杆”笔直,紧紧挨着,托举着玉米棒子,静待技术专家的“检阅”。依托玉米主产区地力提升项目,试验示范玉米密植滴灌技术,亩保苗6000株以上,较常规种植亩保苗多1500株,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玉米单产的提升,经过技术专家测产,每亩2227斤。

来到东河区沙尔沁镇什大股村,高标准农田迎来水稻丰收,一幅幅彩色水稻田园画卷映入眼帘,在稻蟹绿色种养示范区,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水稻收割机来回穿梭,昔日白茫茫的盐碱地,变成金灿灿的水稻田。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创建了“环沟漫水”新型节水灌溉方式,让黄河水循环利用了起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试验站,筛选耐盐碱水稻品种,为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探索了成功经验。

为了调动农户种植粮食意愿,保障粮油种植面积,推广绿色高产种植技术,东河区农牧局争取到玉米主产区地力提升项目50万元,推广玉米密植滴灌技术新单产提升技术5000亩,实现1个整村推进,预计玉米亩产提升150斤;争取到耕地轮作项目资金199.5万元,推行玉米与大豆、油葵、高粱、小麦等作物轮作,实现耕地地力的提升;争取到社会化服务资金901万元,从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对服务组织给予补贴,大力推动统防统治、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工作,目前已服务面积68000亩。科研推广攻关粮食单产。东河区成立了农牧业领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增强粮食高产高效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力度。与山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包头市农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引入玉米膜侧精良播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试验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4万亩;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试验站项目,引入13个水稻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实施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示范项目,打造了4个千亩示范片区,深入推进土地深松起垄覆膜、水肥一体化、二氧化碳气肥和生物有机肥综合配套应用技术。

种苗与规模齐发展,全力保障蔬菜产业发展,装满“菜篮子”持续筛选更新蔬菜品种。东河区农牧局通过设施蔬菜看禾选种项目,展示3至5年通过国家登记、引种备案的西红柿品种22个,举办了现场观摩会,农户对每个品种的特性、长势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进行了直观了解,为东河区蔬菜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持续做大做强育苗产业。发挥华鹿公司、润泽园合作社的龙头引领带动作用,推广无土穴盘、嫁接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工厂化育苗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有效提升育苗质量和效率,目前,华鹿正在装配17栋育苗大棚苗床,年内育苗能力有望提升5000万株,年果蔬育苗能力将达到2亿株。持续推动蔬菜生产规模化发展。成立了西红柿产业联合体,与山东农发集团合作推动高品质示范园基地建设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改造与升级共建设,全力保障设施农业提档升级,装满“果盘子”。

葡萄、哈密瓜、樱桃……各式水果齐聚东河区,为了产出更多、更优的水果农产品,东河区持续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改造,对破旧温室进行维修改造,对新温室进行智能化升级,积极争取升级改造资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农户自主选择参与”的模式,计划升级改造万亩设施农业,工程实施后,水果种植规模、产量将大幅提升。

农情调度显示,今年,东河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7万亩,较2022年面积增加3%,其中,玉米9.13万亩、大豆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6.2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5.86万吨,其中,玉米产量5.71万吨,较2022年增加2%;蔬菜产量预计达45万吨。

(记者:张建芳;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