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包头市艺术剧院创排的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剧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大主题文艺创作项目、包头市委、市政府重点文艺项目,《蒙藏学校》剧本研讨会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中国戏曲学院、《人民日报》《文艺报》、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等文化艺术领域的顶尖戏剧艺术学者、专家、评论家,自治区及我市宣传、文化、艺术战线的相关代表们共聚一堂,为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剧本建言献策。
话剧《蒙藏学校》聚焦于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以荣耀先、多松年、云泽、贾力更为代表的蒙古族优秀青年怀抱理想来到蒙藏学校寻求知识和真理为主线,讲述他们在困惑与思考中接受革命思想洗礼,在压迫与反抗中参与革命活动,逐渐理解了只有各民族团结在一起才能谋求自身彻底解放的故事。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中心主任连辑等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话剧《蒙藏学校》把脉。内蒙古社科院院长包银山表示,该剧剧本做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政治性、艺术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希望主创仔细推敲历史关键事件,强化主要人物形象,简化情节安排,创作一部话剧精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史学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李庆辉表示:“本剧对内蒙古革命史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把握好剧本中的历史细节和关键节点,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这段历史。”
“本剧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希望主创通过独特的思考、发现和挖掘,把这段故事讲得艺术又生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原主编黎继德对剧本的每一场戏都进行了详细点评,他说:“希望能够进一步挖掘剧本立意,以打造艺术精品为目标,进一步精炼剧本。”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建议主创团队做好剧本加减法,挖掘人物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背后的深刻内涵,跳出题材同质化的环境主动寻找自己的特点和观众共鸣点,精心打磨剧本,打造一部内蒙古版的《觉醒年代》。
据了解,蒙藏学校于1913年建立,1918年更名为“蒙藏专门学校”。蒙藏学校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少数民族专门学校,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从这里开始,被誉为“内蒙古革命的摇篮”。
(记者:康璐;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