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拉松与城市双向奔赴
梁学东
随着11月5日包头半程马拉松赛的完美落幕,我市今年从夏跑到冬的马拉松赛事完美收官。几个月来,包头马拉松“破圈”爆红,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包头马拉松把许多国内外选手吸引过来,成为宣传包头的一个契机。11月5日的“包马”就汇集了来自美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全国29个地区的近万名选手。包头马拉松精心设置赛道,将包头的景观、地标串联起来,展现出城市的深厚底蕴和发展脉动,最美赛道一路生花。跑友在畅跑的同时,领略了城市的自然风光,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城市的现代繁华和生态文明随着马拉松赛事而声名远播,跑友的持续点赞让包头赢得良好口碑。
包头马拉松火了,也凸显出包头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作家村上春树说:“只要跑步,我便快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愈加明显,跑步老少皆宜,门槛较低,就近方便,成为许多人运动健身的首选。有数据显示,健身运动人群中,跑步的人占了26%,在我市公园、广场、街头、绿道随处都可见跑步的身影。随着马拉松的高频次举行,人们的运动激情更加高涨,带动了相关文旅体产业的发展。城市聚集了人气,产业发展有了动力,经济也会水涨船高,催生这样的发展路径和产业链条,何乐而不为?今年,一场全马、四场半马的包头马拉松,累计参赛选手达6万多人,赛事配套举行的啤酒嘉年华、美食餐饮、拳击赛等文娱活动吸引大量人流,有力拉动了我市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包头马拉松名声在外,也因为马拉松赛事的产业衍生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和参与。
包头马拉松一月举行一次,频次很高。这对城市的赛事组织和管理能力是一种考验和提升。每当比赛,近万人的赛事如何安全有序展开?赛事怎样做出亮点?赛事水平如何芝麻开花节节高?所幸,我们一次比一次经验足,一次比一次有亮点,一次比一次口碑好。城市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高效、严谨、开放、有序的组织水平,也是城市精气神的表达。特别是与城市朝夕相伴的市民,平日里行色匆匆,无暇顾及触手可得的风景,当他们在美丽赛道挥洒汗水、奔跑向前时,也会聚精会神地观察和融入这座城市。这份融入和体验,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市民以包头为傲、热爱包头,这份精气神和自豪感,也是城市发展源源不竭的勃勃动力。包头马拉松声名在外,因为“包马”体现了包头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寄托着人们对城市发展的美好期盼和深深祝福。
包头马拉松还折射了一座城市的姿态和雄心。包头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正迈步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大道上。正是有了这种奋进奔跑的姿态,我们最终摘得了“世界绿色硅都”和“中国马城”两块金字招牌。目标高远,前路漫漫,挑战很多,我们还将以这种姿态,继续怀抱城市的雄心,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马拉松这种奔跑、奋进、坚持的精神,慢慢融入城市的血脉,只要意志坚定,城市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奔向目标终点。随着马拉松与包头的双向奔赴,这座城市的发展雄心会历久弥坚,城市不断向前的身影更会熠熠生辉。
(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