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是“世界稀土之都”,而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由于大多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在人们眼中似乎少了些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包头中科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效。
而包头中科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效却凭借4年多的努力,让稀土历经“七十二变”,与生活甜蜜“相恋”,并以“稀土釉陶瓷”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在为人们带来健康、实用产品的同时,也让包头稀土为地区特色文旅助力赋能。
几年间,中科稀土釉陶瓷系列由新品成为“新贵”,获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并成功入选国家外文局外交礼品名单(2022年)、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内蒙古礼物、包头伴手礼等。
面对未来,36岁的周效壮志满怀。他表示:“未来,我们将联合更多科研机构做好稀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打造更多稀土+消费品,让稀土造福大众消费者,为包头稀土应用探索更多可能。”
让稀土“拥抱”生活
周效是土生土长的包头人,2006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学院,之后去英国留学并取得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先后在用友软件、微软集团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2016年初,周效的生活轨迹开始与包头稀土有了交集。
那一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任研发主管,之后担任稀土硫化物项目组负责人。“当时,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刚成立不久,我们是中心第一批组建的科研团队。”
彼时,稀土研发中心在包头建设的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中试示范生产线备受关注,作为项目主要承担者之一,周效及其团队成员通过研发新工艺,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开发出稀土印泥、稀土口红等产品,一时间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此举也让包头稀土成功“破圈”。在普通人眼中相对陌生的“工业维生素”,第一次主动“拥抱”百姓日常生活。
周效说,稀土硫化物着色剂使用高丰度的镧和铈为原料,颜色鲜艳,绿色环保,是传统硫化镉着色剂的升级换代产品。“幸运的是,这项成果被一家投资方看中,成为当年包头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在顺利完成这一项目后,2017年,周效及其团队开始面临新的选择,下一步该何去何从?又该寻找一个怎样的方向?
事实上,在研发稀土颜料这一项目时,周效就感觉到,稀土+消费品是未来新的发展方向,“我也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在稀土应用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做稀土颜料时,周效就曾经去江西景德镇调研过。此时的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可不可以结合稀土做陶瓷方面的研发?”
随后,他们前往景德镇,将稀土颜料交给景德镇的工匠,请专业人士帮忙烧制陶瓷。
一个月后,项目组成员收到一件陶瓷样品。虽然作为一个陶瓷产品,它并不合格,但正是这个样品,让大家意识到,他们的想法是可行的。随后,周效牵头成立了稀土釉陶瓷项目组。
“当时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釉料的配方,不论是哪家企业,釉料的配方都属于核心机密,而大家在网上查阅的配方,都无法烧制成功。这让我们意识到,无论如何都要有属于自己的釉料配方。”
随后,团队成员通过控制变量法,用最笨的方式,经过数百次的实验,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了一款真正属于自己的透明釉料。
其间,周效还一边搞科研攻关,一边在燕山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攻读博士。
大家在攻关过程中发现,传统的陶瓷釉料为了保证其亮度和色度,会在釉料中加入少量的铅和镉,而周效团队研制的釉料,因为稀土元素特殊的理化效果,可以完全代替铅、镉在釉料中的作用,而铅、镉溶出量是陶瓷产品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由此无铅、镉溶出这一特点,成为公司稀土陶瓷釉料所具备的一大特性。
团队科研人员还发现,稀土元素可以激发一些材料,使其具有抗菌性。“我们把稀土和锌元素通过特殊工艺掺杂、烧制之后,材料的抗菌性非常强。因此,2018年在研发稀土陶瓷的同时,年底也正式开发出了稀土抗菌材料,当时我们把它命名为‘稀土复合抗菌材料’。这一材料获得2020年自治区工信厅首批次新材料认证,并成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此期间,通过对工艺和成分一次次地调试,经过大量的实验,周效带领团队最终让抗菌材料与陶瓷产品甜蜜“相恋”、完美结合,稀土釉抗菌陶瓷研发成功。
聚焦“稀土+”生活,让稀土拥抱生活,周效走出了自己独特的稀土之路。
周效说:“包头最独特的就是稀土资源,我们理应把‘稀土牌’打好。但怎样才能打好?我觉得聚焦‘稀土+’生活、让稀土走向千家万户是一个大趋势。包头市‘十四五’稀土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稀土产业进一步向医疗用品、陶瓷、日用品、家用电器等消费端迁移,建立新的产业形态,实现稀土应用快速落地见效。我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稀土元素打造‘生活好物’,这也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跨越“死亡之谷”
2019年,周效的职业生涯迎来重大转折。
当时,国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允许科研人员以“技术股+现金股”形式持有股权。同年6月,周效与团队其他8位成员一起组建成立公司,创立“中科万象”品牌,周效任总经理,这也拉开了他由科研人员到创业者的转型之旅。
“当年我们是以现金方式入股,我拿了6万元,其他人有的拿了1万元,还有的两个人凑了1万元,一共拿出30万元,我们就开始创业了。”
当时中国科学院又拿出一部分股权奖励科研人员,周效团队以现金和奖励的形式,一共获得公司70%以上的股权,“这也是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第一个由自己的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司。”
然而,如何完成从科研人员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实现从前沿技术到产品应用的成果转化、适应从实验室到商品市场的环境变化,成为他们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周效说,科技成果商业化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被称为“死亡之谷”。“数据显示,科学家创业成功的比率相对比较小,主要原因是科学家虽然在科研技术领域拥有专利成就,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管理、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经验,这也导致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隔着一道鸿沟。”
好在他们正年轻,梦想犹如火种,引领着他们逆风而行。
创业初始,周效团队的人来到景德镇学习陶瓷制作技术,但在制作过程中,却陷入了失败、尝试、再失败的恶性循环。
“原来在实验室生产时觉得很简单,但当我们真正开始规模化生产时,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我记得当时炉子烧一炉,全都失败了,怎么烧都会出现问题。四五个月过去了,大家还是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后来才发现是这批素坯有问题,当时我们大约买了几万个素坯,全部损失掉了。”周效说。
创业的过程中挫折不断,最难的莫过于无法生产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坯裂、斑点、色差、光泽度等问题层出不穷。当经过无数次调试,解决了产品问题之后,人力资源、销售等各种难题又迎面而来。
周效还记得公司刚创立时,办公地点还在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院内,当时还没有房租压力,但很快他们就感受到了人工成本的负担。“公司有9个人,只有30万元现金,工资发了几个月,钱就没了。到2019年年底,就出现发不起工资的情况。”
最让周效感到困惑的是大家开拓市场的经验明显不足,“我们团队成员都比较年轻,而且大家几乎都是理科生,全员都是搞科研出身,没有一个做销售的,大家普遍不太会做市场。”
纵有疾风起,创业不言弃。在周效看来,创业本身就是一个修行、闯关的过程。发不起工资,他们就选择开源节流,团队共同面对困难状况,让自己先存活下来。
“庆幸的是,我们靠着内心的一种坚持,凭借着科研人员的坚韧,艰难跨过了所谓的‘死亡之谷’,实现了营收平衡,之后公司基本步入正轨,业务也有了稳定的增长。”
在周效看来,创业是一段艰辛而又充满挑战的征途,也是一个自我炼化的过程,如同制作陶瓷,在不断的揉捏当中逐渐成型,然后精心打磨,再经过高温烘焙……随着打开炉盖的那一刻,华光四起、终成大器。
而经过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的努力,周效团队终于靠实力夺下了一个个不斐的“战绩”——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这些含金量极高的荣誉,恰恰像是命运给他们上的最鲜亮的一道“釉色”。
之后,公司聘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李甲栈担任艺术总监,先后推出稀土灵耀系列陶瓷茶具礼品、四季杯等多款产品。公司还建构了良好的产品开发体系,将稀土抗菌技术与传统陶瓷工艺品融合,创新功能与精致实用完美结合,“中科万象”已成为包头科技文化领域的响亮品牌。
成为“六边形战士”
研发团队研制稀土釉陶瓷产品。
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从科研队伍中转型而来,周效的团队中没有一个学陶瓷专业,更没有做营销的专业人才,但他们像是一个个全能的“六边形战士”,既做得了科研,又打得了市场,还能运转得了公司。
在周效看来,这几年的创业征程既历练了队伍,也让他们成为全能型人才,应变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强。
“所谓的‘六边形战士’,就应该没有任何短板。因为消费者是非常挑剔的,技术、设计、产品、销售、质检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消费者都不会认可。同时,市场环境千变万化,我们还需要具备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把握市场的能力。”
2020年,当公司进入正轨后,大家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不料一场疫情,又让这家刚起步的公司陷入风雨飘摇中。
疫情发生后,公司业务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下,周效想到了公司的稀土复合抗菌材料。“稀土抗菌材料除了能在陶瓷领域应用外,还能不能在其他领域对人们有所帮助。”
把握市场,迎战变化。2020年底,周效带领团队开始尝试做实验,把抗菌材料制成塑料颗粒,再织成无纺布,然后拿去做检测。2021年,他联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做了检测,随后便将稀土抗菌口罩果断推向市场。
“我记得公司先给快递小哥、媒体记者等一线工作人员捐赠了一批口罩。但当时人们居家的时间较长,口罩在线下销售有一定难度。从2021年开始,我们就尝试在线上直播卖货。”周效笑着说,在团队里,不仅仅他是“六边形战士”,大家个个都是全能型人才。
“当时我们没有专业的直播人员,公司的会计和行政人员两个人在直播间戴着口罩跟大家唠家常,吸引不少人来到直播间,结果口罩一下子就‘出圈’了。”他们还在口罩上印了“我爱包头”“我爱鄂尔多斯”“我爱呼和浩特”等字样,瓷白的口罩底色,加上红色系温暖的字样,新鲜出炉的稀土口罩格外受欢迎。
“很多市民的孩子去外地上大学,都会带上几包我们的稀土口罩,送给同宿舍的人。当然,后来整个直播间出货量最大的是‘我爱内蒙古’那一款口罩,在网上就销售出超百万个。”周效自豪地说。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周效更深刻地体会到从科研人员转型创业带来的满足感,“我们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让这么多人用上,我感觉做这件事情很有意义。”
他还记得有一天出差去北京,在飞机上,他看到有不少人戴着公司生产的稀土口罩,顿时感觉特别骄傲。“稀土口罩项目现在算下来利润很薄,但我们做稀土口罩的意义大于收益。对于我来说,让稀土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才是对公司意义更大的一件事。”
历经4年多的创业,周效对自己及团队有了更多自信。“我觉得我们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还是有科研人员那种坚韧、严谨的精神,我们公司的底色也是以产品为主。因此,我们开发的每一款产品,都会像做科研实验一样反复研究、细致推敲,深挖每一个环节,一点点打磨出每一款产品,力争每个细节都要做到最好。”
如今,周效带领团队已经完成多项技术突破,并与浪莎、孚日、苏泊尔、立邦涂料等知名品牌达成合作,除“稀土釉陶瓷”系列产品、稀土口罩外,还推出稀土抗菌内衣、稀土抗菌毛巾、稀土抗菌防霉涂料、稀土净化甲醛乳胶漆、稀土抗菌瓷砖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健康、优质的创新产品。同时,公司杭州分支机构也正式成立,周效开始向着更广阔的领域继续开拓发展空间。
虽然看起来仍旧是那个年轻的创业者,但如今的周效已经显得非常成熟,他不仅能找准自己及企业的发展定位,还拥有了对市场更加敏锐的判断,也能够游刃有余地管理团队、运营公司。未来的路仍然很长,但对他而言,努力创新、不断探索仍然在路上。
周效说:“可以肯定的是,稀土元素能给传统消费品带来品质和功能的提升,而我们的宗旨就是为科学注入人文元素,创造万象产品,打造更新生活,引领带动稀土应用更新蝶变、全面升级。”
(文/图 记者:张海芳;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