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打好组合拳 助农牧民工稳定增收

直播带岗

近年来,包头市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做好就业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增收、公益岗位开发等各项工作,让稳岗就业成为农牧民群众增收主渠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优化就业服务

为重点支持农牧民工就业集中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发展,最大限度稳定农牧民工就业岗位,我市精准开展帮扶,优化就业服务,全面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目前,共为参保企业减轻负担2.34亿元,帮助用人单位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3.3万人。同时,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工作,累计走访农村牧区劳动力518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91人。举办“就业访民情”、春节“送温暖”、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服务系列活动,助力农牧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截至7月底,我市共完成转移就业19.1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6.7%,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的15.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2.2%;全市脱贫人口务工就业2711人,完成目标任务102.3%。

拓宽就业渠道

为拓宽就业渠道,我市发布“致全市农牧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宣传海报和政策清单,充分运用“包头人社”“就业包头”等微信公众号和各级媒体平台,广泛开展送政策进镇、进村、进农户“三进”活动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不定期开展集中招工宣传活动,线上线下推出精准就业服务,以现场招聘、直播带岗、送岗下乡等形式“送工入企”“进村送岗”,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为有意愿就近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目前,开展乡村振兴—农村牧区劳动力信息推送活动34批次,累计服务招聘单位340个,提供就业岗位1.79万个。

擦亮劳务品牌

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思路,我市培育发展了“东河嘉服”等15个市级劳务品牌,选树“固阳黄芪产业工”等5个自治区级劳务品牌,打造“鹿城电焊工”“包头风电运维工”“青山光伏”“昆都仑硅材料操作工”等具有地域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农村牧区劳动力长期稳定就业。目前,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超过3.26万人次,近三年年均劳务收入10.81亿元。

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等建设,完善创业孵化服务功能。目前,建成农牧民返乡创业园16个,入驻商业实体284户,带动就业2088人。开展“逐梦鹿城创客汇”等创业服务活动,累计为622户农牧民创业实体提供创业服务699次。推动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打包办”“提速办”。目前,共为226名农牧民工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18万元。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农牧民工参加创新创业赛事。

开展技能培训

为提升农牧民工就业能力,我市加强农村牧区转移就业劳动者技能培训,鼓励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针对农村人员较多的地区采取“错峰培训”模式,利用农闲时间面向农牧民特别是女性重点进行家庭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牧民工转型增收。今年开展的培训涉及23个职业(工种),截至7月底,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人数628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2.9%。为脱贫人口开设种养殖等培训337人次,及时兑现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对帮扶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给予补助,确保资助金“不拖欠、不挪用、账目清”,所有符合条件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组织我市36名选手参加自治区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荣获2枚金牌,1枚银牌,3名获奖选手将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

就业安置兜底

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的通知》对长期性岗位开发原则及流程进行了明确,各旗县区因需设岗,人岗相适,严格按照考勤制度按时发放岗位补贴,做到“岗位底数清、在岗人员清、工作时长清、补贴情况清”。截至7月底,全市人社部门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196人。

同时,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沟通协作,密切开展工作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坚持动态更新台账,加大数据质量核查力度,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数据完整准确。将分散安置的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就业帮扶范围,落实相关就业帮扶政策,多渠道拓展就业机会。推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在6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设立公共就业服务窗口60个,为搬迁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实现搬迁点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截至7月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务工就业562人。

融媒体记者:李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