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摸敕勒川博物馆里的无字天书,呼吸大雁滩的清新空气,难得的出游让20多位盲人朋友兴高采烈。
5月16日,在第三十三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为丰富视障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包头市残联、包头盲人协会经过前期的精心策划、组织,一场走读活动终于成行。
感受敕勒川文化。
16日上午8:00,报名参加的盲人朋友和助盲志愿者早早就来到了约定好的集合地点。穿越城区前行的大巴上,市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部主任金伟一路给大家描述着沿途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色。虽然不能亲眼看到,但盲人朋友们仍然兴致勃勃,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有说有笑。
在敕勒川博物馆,工作人员全程为盲人朋友进行讲解。无字天书、六耳军锅……听着、摸着、问着,大家了解了敕勒川地区悠久厚重的游牧、农耕、西口、二人台戏曲文化及历史变迁。感受完文化的气息,大家又来到大雁滩景区,聆听清脆的鸟鸣,闻着桃杏枝叶清香,眼前的黑暗并不能阻碍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
盲人朋友尹鹏飞是一位按摩师,很少有机会能够这样畅快出游。“我对历史文化十分感兴趣,今天不仅玩得高兴,还长了不少知识。”尹鹏飞说。
参加活动的马学东还作诗两首,表达了盲人朋友们对志愿者和爱心资助企业的感恩。
“看”到大家高兴的样子,盲协主席张婷十分欣慰。同样作为盲人,她和协会几位副主席全程策划了这场活动。写活动方案、征集志愿者、争取爱心企业资助,还要承担安全风险,是为了拨开盲人朋友心里的黑幕,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色彩,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视障群体,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爱。“我们今后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促进文旅融合、残健融合,激发广大盲人朋友运动、阅读的热情。”张婷说。
(文/图 记者:郭燕;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