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女儿家,古今人人夸,穿越古今与昭君对话,我们共同命运像石榴籽永远是一家”……这学期,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这支在校园火“出圈”的歌曲不是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推送,却饱含着深情和大爱。而更令同学们骄傲的是,歌曲的首唱正是在学院本学期开展的“与昭君对话 唱响民族团结最强音”——“大思政课”上。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昭君出塞是汉匈关系史上的浓重一笔,今天被视为民族友好团结的象征,是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民族融合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互鉴的典型案例。今年8月,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通知,对全国高校的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的工作要求。秋季学期伊始,在自治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组织(统战)部、学生工作处、团委联合主办的“与昭君对话 唱响民族团结最强音”——“大思政课”应运而生。
昭君出塞是一段历史佳话,体现了昭君的家国情怀和大爱精神。“与昭君对话”精心设计了穿越、回响、传承、追寻、使命共五幕内容。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的老师与包头本土艺术家同台授课,扮演昭君的红衣少女弹奏琵琶纷飞起舞。“大思政课”上,串讲、访谈、互动、演唱、视频实践等多种形式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精彩纷呈,除具备思想性、理论性外,也增强了亲和力与针对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学生的教育需要我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去传达和渗透。”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徐俊丽介绍,课程团队老师坚持不断探索尝试,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理论实践多形式、引进来和走出去多渠道等方式来拓展课程教学,持续加强课程建设,以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这堂大思政课上,由本土知名艺术家葛·娜仁托雅作词、张明怀谱曲、王小爱演唱的《与昭君对话》在课堂上首次公开演唱,成为一大亮点,抒情温柔的女声,宏大明亮的旋律让同学们深受感动。在第三幕“传承”访谈环节中,主持人将三位艺术家邀请到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品味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聊起了艺术创作幕后的故事。
“放眼今日之华夏,一切如你所愿。”葛·娜仁托雅在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时介绍,创作这首歌曲,她亲自到呼和浩特市南郊的王昭君坟冢,去感受在昭君促进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带来的和平、安定和繁盛。她想用作品赞美、赞叹、感怀昭君,更想赞颂中华儿女如石榴籽般紧紧拥抱在一起,心手相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与昭君对话”不仅把课堂搬到多功能讲堂,更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探馆寻宝”,通过取寻宝卡、寻宝、讲宝和传统技艺拓片制作,寻找关于昭君和那个时代的印记,缩短与先人山水相逢的距离。经过一天的“寻宝”体验,包头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学生李秉阳说:“‘大学生讲思政课’让我有机会成为主讲人,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让思政课‘活’起来。”
昭君出塞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烙印在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里,它以史言明,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也时刻提醒后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在此,“与昭君对话”无疑是传承历史佳话的有效形式,是对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益探索,定会对参与到课堂中的每一位青年产生促动,绽放出新时代思政课堂的无限魅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