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区市府东路街道阿1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突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这个根本,按照“把握一个纲、拧成一股绳、亲如一家人、共圆一个梦”的总体思路,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五心工程”,着力打造三基地五阵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学共享的文化社区、共居共事的平安社区、共融共筑的文明社区、共生共乐的和谐社区,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群众认可、富有城市民族工作特色的创建之路。
2021年,社区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今年已申报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社区。
新气象体现在新主线——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思想定心工程,强化政治自觉,建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思想教育阵地。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每周组织社区党员以“周四党课”、专题研讨、专题讲座、“三会一课”等方式在红色课堂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传达会议精神,同时,把《民族区域自治区法》《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纳入党员政治生活学习内容和市民学校课堂,引导社区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新气象体现在新任务——着眼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共建连心工程,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展示阵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区党委发挥在社区治理当中的领导作用,推动下沉社区的党建共建单位直接服务各族居民。按照“总结提升、集中力量、示范带动、塑造品牌”的思路,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包头市博物馆、包头市非遗中心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展示阵地,阵地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重在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作品。
今年7月,社区联合包头市非遗中心建成包头市首个社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展陈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包头市级非遗作品56件。开设非遗公开课堂,社区引进剪纸、泥塑、面塑、荷包制作、马头琴、呼麦等方便在居民中进行传承实践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包头市级传承项目11个,成为暑期少年儿童的打卡地,也是社区孩子们放学后的6:30课堂。暑期举办非遗公开课6期,社区148名少年儿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剪纸和面塑技艺,深受孩子们喜爱,社区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学的浓厚氛围。
2021年11月,社区联合包头市博物馆、包头市档案馆建成包头市首个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围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建成以展示党领导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谱系为主题的政治生活馆,以展示包头历史文化脉络为主题的正北山河历史文化馆,以展示共产党人的家风文化为主题的清廉家风馆,以展示昆都仑区各民族多元一体、交往交流交融繁荣发展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教室,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推动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交融创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21年建成以来,先后有25个党组织的千余名党员干部与社区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组织群众一并参观学习,进一步凝聚起促进民族团结的智慧和力量。
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区以塑造文化品牌为切入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推行文化微体验品牌实践的微改革,拓展创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创办了《传承的力量》文化品牌。第一季与包头市博物馆开展“文博进社区”,第二季与包头市艺术研究中心开展“非遗进社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绵不息的生活之美,让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铸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坚定文化自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气象体现在新治理——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健全基层民族工作网络和服务管理机制,以民生民心工程,增进民生福祉,建成民主法治融合阵地,推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形成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特色治理机制。发挥社区老书记李翠兰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李书记劳模工作室”,社区书记李翠兰20年如一日,开通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及时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00余件。李书记还带出一支热线服务队伍,发展了13个居民网格微信群,覆盖所有居民户,及时感知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帮助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社区畅通健全居民自治运行平台——周四议事厅运行机制,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把居民、社区老党员与社区干部等聚拢起来,拉家常一样共话社区治理,帮助大家办好事、解难题,画出最大同心圆,共建美好家园。社区突出民主法治促和谐,在昆区成立首家矛盾调解中心,设立社区司法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和无人律所“云咨询”平台,更好地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民族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提高。
新气象体现在新风尚——着眼推进嵌入式社区文明实践,以互助爱心工程,传递价值认同,打造各民族互学互鉴互融互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和民族一家亲的宣传阵地,推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社区党委引领红石榴家园建设,以红石榴志愿文艺服务队为依托,建成包头市老年大学首个社区教学点,莫尼乌拉合唱团、雅韵老年模特队等12支文艺队伍共学爱国主义歌曲和各民族优秀经典歌曲,学走旗袍秀等。每逢传统节日,这些文艺团队就是社区居民眼中耀眼的星,他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赋予传统节日时代内涵,开展“府东文化传承——端午节文化展演”等。社区注重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开展“小手拉大手 中秋节月饼DIY”“少年儿童中华民族一家亲手绘作品征集”等体验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共娱共乐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志愿者是引领时代文明风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社区党委引领13个网格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暖心志愿服务”,开展“我帮你进行时”“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2021年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12件。社区党委引导各族居民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涌现出包头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张庆杰等一批有善行大爱的居民常年义务服务各族居民,引导各族群众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深刻共鸣,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新气象体现在新格局——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基层社区新格局,以八方齐心工程,建设凝心聚力的组织阵地,推进创建工作融合发展。社区党委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小组、创建工作促进会两个议事平台为依托,吸引辖区8家党建共建单位、13个社会组织、28名“两代表一委员”等资源下沉社区,充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力量,健全创建工作体系。形成以街道干部、社区网格员、民族工作助理员、社会组织、红色物业、居民志愿者、共建联盟单位、“两代表一委员”、统战组织等多方力量为依托的创建工作队伍,同心协力,完善机制建设和责任落实,推动民族创建工作融入到社区各项中心工作任务中来,提高民族创建工作对中心工作的贡献率。
(通讯员:高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