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一颗颗金黄的杏子不仅见证了村庄的美丽蜕变,更承载着村民的致富梦想与浓浓的乡愁。从引进杏品种、延长杏产业链条,再到经营乡愁,美岱召村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型的华丽转身。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七月初的美岱召村,杏园里一片丰收景象,满树的杏果犹如繁星点点,压弯了枝头。而在以往,七月的树上早已不见了杏的踪影。
美岱召村书记董瑞林站在杏园里,满怀欣慰地介绍道,“为了让咱们村的杏种植发展得更好,村委会每年都会精心引进、试种各种杏的新品种,然后提供给村民自行选择嫁接。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延长杏的成熟期,丰富杏的品种。就像几年前引进的新疆小白杏,经过悉心培育,成功地将杏的成熟期延长了近一个月。而且,我们还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根据马场村罐头厂对原料的特定要求,针对性地引进了适合制作罐头的新品种丰源77”。
近年来,美岱召村在杏品种改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先后引进了数十个优良品种。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实现了杏果供应期的显著延长。同时,品种的多样化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追求口感鲜美的鲜食杏,还是用于加工的罐头杏,都能在这里找到。
“随着这些新品种的广泛种植,杏产量增加了,品质提升了,市场销路更广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了!”果农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做精产品”到“做强产业”
走进美岱召村的果篮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设备。一个个崭新的果篮在生产线上快速成型,裁剪、拼接、组装,每一道工序都精准而高效。这些果篮即将承载着村里新鲜采摘的大杏,走向各地市场。
“过去,咱们村只一门心思关注果品种植,把杏种好就算完成任务,根本不重视包装和加工。这几年,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并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建设了这个水果篮厂。”美岱召村包村干部武志强介绍说。
2022年,美岱召村申请乡村振兴资金130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利用旧村委会闲置资源,建设钢结构厂房一座,占地800平方米,引进水果包装塑料篮生产线一条,为美岱召村周边林果采摘业提供包装服务。项目投入运行后,销售旺季每月产值达到10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8个,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
为进一步延长果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镇政府在邻村马场村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罐头厂。罐头厂的落成,不仅解决了美岱召村及周边地区果品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标志着美岱召村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深耕果品”到“经营‘乡愁’”
住农家小院,品土特美食,逛古街文化,摘林间杏果……美岱召村的休闲旅游持续升温,已经成为周边游的首选之地。“这几年,我们坚持把‘生态+旅游’的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建设,把整个村庄当作景点来规划建设,做优做强乡村旅游业,全年接待游客超过二十万,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美岱召村党支部书记董瑞林说。
近年来,依托沿山旅游通道,美岱召村建成二级驿站1个和三级驿站1个,新建贤仑居、杏影山庄、春禾雨农庄等一批高端农家乐,新建2处百亩林果采摘园,初步形成“乡村漫旅游”的精品线路,打造形成全域旅游的重要承载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岱召的厚重历史、宝峰山的奇山异景、杏影山庄的观光采摘、春禾雨的亲子体验、贤仑居的笔墨书香、乌兰夫早期革命纪念址的红色血脉……美岱召村的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康养旅游风生水起。植根于这片土地的蒙元文化、晋陕文化、西口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沉睡百年的特色文化资源被唤醒,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