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达茂草原,草长莺飞、牛羊悠闲,天然的牧野风光宛如一幅写意画。走进小文公乡小文公村,满眼艳红的草红花映入眼帘,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正忙碌采摘红花,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各自的采摘“成果”,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早晨空气好,村民们早早就过来采摘红花了,一上午可以采摘25斤左右的新鲜红花。”小文公村党支部书记王秀兰告诉记者,“采来的新鲜红花以每斤9元钱的价格支付采摘费,多采多得,村民一上午的采摘可以收获225元左右。”
据王秀兰介绍,草红花又叫红花,喜欢温暖干燥气候,抗寒性强,耐贫瘠。今年小文公村调整种植结构,流转村民土地980亩尝试种植草红花,草红花预计亩产40公斤,每公斤按市场价165元计算,产值可以达到650万元左右。草红花的种植打破了小文公村多年来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种植结构,让村民过上了家门口就能拿工资的日子,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走进小文公乡腮林村,绿油油的板蓝根长势喜人,点亮了广袤的田野。板蓝根是传统的中药材,投入少、周期短、易种植、好管理、收益好,小文公乡土壤条件正适宜。
今年,腮林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连片种植板蓝根1300多亩。“我把自家的11亩土地流转出去,每亩一年300元,合同直接签了10年。一方面我流转了土地,一方面又可以来干活赚工资,特别好。”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卢欢东高兴地合不拢嘴。
据腮林村党支部书记付云秀介绍,今年板蓝根亩产值预计在3300元左右,吸纳农户30余人就业,每天锄草按小时付费,一个小时15元钱,一天能做10个小时左右,这样下来每个人可以赚到150元左右。
近年来,小文公乡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黄芪、草红花、板蓝根等特色药材种植产业,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
(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田晓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