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茂旗百灵庙镇出发,向西北方向行驶90多公里,从油路走到土路,再顺着草原上的车辙走,看到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是巴音花镇乌兰宝力格嘎查党群服务中心。
以中心为圆点,142户牧民分散居住在嘎查内59万亩天然草场上。虽然邻里之间的距离远,但大家都想过好日子的决心却在同频共振。
牧民秦志家距离党群服务中心不远。6000亩草场、200多头牛羊,让他和老伴儿紧忙乎。秦志上世纪90年代来到嘎查,30多年来已经完全融入这片草原,听得懂蒙古语、进过嘎查两委班子,现在还是牧民代表。通过精耕自家的草场、养殖牛羊,他家一年的收入达到了几十万元。“草原上的人爱说‘与其向神祈祷,莫如养好牲畜’,这话放到现在,就是‘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秦志说。
和秦志一样,乌兰宝力格嘎查里的牧民们都在奔着好日子努力。最努力的,当属嘎查带头人、嘎查长布和特木尔。
布和特木尔今年39岁,年纪轻、头脑活,先后引进了两家风电企业,建起风干肉车间,为草原和牧民们创造出 “风生电来”和“就地生财”的喜悦,也走出了边疆嘎查紧跟“中国风速”奋进的足迹。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布和特木尔说,在与风电企业的合作中,牧民们认可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而企业为牧民补偿的资金又可以使牧民或扩大养殖规模,或投资智能养殖设备,最终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以草畜平衡实现生态平衡。
风干肉车间的建立,是源于这些年反反复复出现的牛羊难卖现象。乌兰宝力格嘎查属于丘陵地带,最适合养牛,而且嘎查以前归属红旗牧场,最早的有机牛羊肉在这里诞生,还曾上过国宴。“怎么现在就不行了?”为此,布和特木尔走出草原,走进广州、上海、天津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供应商博览会,对接各地、各类市场。“要做自己的特色,然后形成小而完整的产业链。” 这几年,布和特木尔带领两委班子整合嘎查现有资源,通过申请项目资金、嘎查自筹、牧民入股等渠道筹集资金,在周边的集体用地中规划了5000亩地新建肉牛改良、生产、屠宰分割、风干等多功能的生产基地。目前风干车间已开始为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收益。
“驰骋的马能走遍草原,努力的人能实现志愿。我的愿望就是让嘎查里的叔叔婶婶们都过上好日子。”布和特木尔从小在嘎查长大,他长大了,嘎查却在变老。他决心要用年轻人的干劲儿让家乡重焕青春。
“眼下以草定畜和旱厕改造这两件事得抓紧。长远看,我们还得引导养殖大户外出租一片地,种植饲草料,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这几天,布和特木尔召集秦志等牧民代表,和镇包片干部一起,讨论嘎查近期的重点工作。
“是啊,牧民的生计维系还是牛羊,养好了才有好收入。”
“草场恢复了,牛羊又会壮起来,这才是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民主协商、畅抒己见,“越是生活的事越能引起共鸣。能让大家团结起来的最大公约数就是生活。”巴音花镇包联乌兰宝力格嘎查的干部刘国栋说。
乌兰宝力格嘎查蒙古语意为红色的泉水。以前,这一泉清水孕育了整片草原。现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气神,更像一泓清泉,滋养着这里幸福祥和、安居乐业的生活。
融媒体记者:张燕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