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2022中国(固阳)黄芪产业发展峰会暨第三届中国固阳·正北黄芪高峰论坛上,项目签约、新品发布、嘉宾座谈、实地考察,一项项精彩的活动,让固阳—正北黄芪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一芪富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芪“破圈”
搭上产学研快车
本次峰会上,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联合实验室成立。实验室由固阳县政府、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共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黄芪相关技术与产品标准建设,为黄芪产业规范化健康发展助力。
搭建固阳黄芪产学研平台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固阳县历史悠久,当地采集野生黄芪的历史在千年以上,种植黄芪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黄芪之乡、正北黄芪的主产地。
正北黄芪品相好、质量优,是固阳产区的道地药材、当家品种。经过千百年的人工抚育,正北黄芪以其纤维细、粉性足、味道甜,而且有效成分含量多等特点成为芪中精品。2017年,固阳县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固阳正北黄芪之乡”称号,“固阳黄芪”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固阳“正北芪”走出深山、走向全国。2022年,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批复,固阳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试点地区,开展黄芪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
近年来,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固阳县进一步深挖黄芪的发展潜力,持续加大产业链建设力度。2021年,全县黄芪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黄芪1.2万吨,年产值达到2亿元。虽然产品品质好,但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产量低、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固阳县的黄芪产业发展,成为瓶颈性问题。而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联合实验室成立,将让产业搭上产学研快车。
把脉建言
让小黄芪变成大产业
在本次峰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固阳黄芪道地品质与差异策略、药食同源产业的机遇与挑战等作了主题报告,报告质量高、范围广,为固阳黄芪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广集众智、广聚共识。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琦表示,黄芪作为中华传统“食药同源”的优秀代表,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也说明黄芪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与市场空间。“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各位专家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小黄芪必将成为大产业。”王琦对固阳黄芪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药监委员会委员余伯阳表示:“从产品设计来说,黄芪产品要从现在单一化产品走向产品多元化、高质量化、高设计化,这样才能提高附加值,带动整个产业发展,除了中药农业以外,还有中药商业,我也希望能够在新业态的发展上进行有效的探索。”
近年来,固阳县高度重视黄芪产业发展,深挖黄芪发展潜力,持续加大产业链建设,打造“正北黄芪”品牌,不断推动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现在成立了合作社;从出售原芪,到销售精选切片;从药贩子上门收购,到全国各地都有稳定客户……如今,固阳县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为基础、加工和营销为依托的黄芪产业链,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黄芪也成为这里的“香饽饽”产业,推动黄芪产业的拓展、延伸和链接,打造正北黄芪品牌,正在成为助力固阳县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而专家学者的建议意见,将为产业指点迷津。
延链补缺
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
随着药食同源试点获批,固阳黄芪迎来精深加工时代。
在本次峰会上,固阳正北黄芪系列进行了新品发布,新产品涵盖了速食品、茶饮料、酒类及日化产品等多个品类,让广大消费者在不同领域感受固阳黄芪的优良品质。
无农不兴,无工不富。作为固阳县的本土黄芪加工企业,道地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范文宏参加高峰论坛后说:“现在正是黄芪发展的最优时期,我们要把握机遇,将黄芪品质提档升级,在全国打响固阳黄芪品牌。”
“要想发展黄芪,就要从源头上把黄芪种好,开发出好产品,尤其是要深加工产品,开发终端产品,才能提高黄芪效益,改变以前卖原料的现状,这样企业才能发展,才能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作贡献。”范文宏说。
固阳县委书记姚俊杰表示,下一步,黄芪产业的发展要走向品质化。“我们有了标准,从种、管到销售;从种子的培养到基因库的建立要规范化,达到黄芪的高端化,向产业化发展,打造一个产业链,使黄芪产业真正成为固阳的产业。我们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打造20亿元产值,真正实现‘一芪富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