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的自行车
健身、通勤、娱乐……无论为何出发,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的选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骑行既环保又健康,不再只是生活的方式,而是一种理念和姿态。今年“5·20”、端午节、“6·18”等各种促销节点,骑行产品走俏市场,专卖店的生意也持续火热。
骑行需求高涨
骑行现在到底有多火?来自京东体育数据显示,今年“6·18”到来前,5月23日到5月30日的预售中,整个骑行品类订单额同比增长240%。骑行的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2021年中国运动自行车调查报告》显示,18岁至40岁的青壮年人群依然是自行车运动的主要群体,占比达77.45%。
骑行爱好者林女士工作日每天骑行30公里,周末更是她尽情享受、“放飞自我”的时间。“我经常会通过社交平台记录自己的骑行路线,骑友也会分享关于自行车如何保养、怎样挑选适合的骑行装备等心得。” 林女士对记者说。
不过,骑行运动的消费门槛并不低。以公路自行车为例,其入门车型价位在2000-3000元,5000元以上的车型则是主流消费区间,其中5000-8000元档最为畅销。“最近三个月内,自己在装备方面的开销已经有2万多元了,其中一辆定制的自行车就花了1万多元。”骑行爱好者陈先生告诉记者。
千元档位车型是不少骑友的首选。“疫情当下,好多人注重锻炼身体,入门级的公路自行车比较受欢迎。还有一些骑行装备也卖得不错。”迪卡侬骑行区的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
骑行成社交新方式
对于没有接触过骑行的人来说,骑行上百公里或许是一段苦旅。但刘女士告诉记者,骑行是一项非常解压的运动,收获更多的是快乐。“有时候我们周末去外五区的旗县区,一边骑一边拍照,再尝尝当地的特色菜。有时候路过好看的风景,就停靠路边拍照打卡。”
这几年来,刘女士明显感觉到,运动量大了,怎么吃都不会胖,面对美食再也不用“管住嘴”;运动时分泌多巴胺会让心情变好,让她对于工作和生活也有了更多热情。更重要的是,和朋友们一起骑车、一起拍照,用好看的照片“留住”惬意的时光,还增进了和朋友们的感情。
骑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每个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2015年就爱上了骑行的王相军告诉记者,最开始,他被骑车时的自由感所吸引,不知不觉就坚持了好多年,现在仍保持着每周骑行100公里的习惯。
王相军认为,骑行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挑战性。这是一项饱含“速度与激情”的运动,那种独特的感觉让他深深着迷。也因为爱好骑行,他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骑友”。在他看来,骑行运动不只具备运动健康功能,还兼具社交功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饭桌、酒桌上下来,转而选择一种更健康的社交方式——自行车就变成一种社交的工具。
自行车销量大增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骑行”,有97万多篇相关笔记。骑行装备、骑行穿搭、骑行路线等话题也有上万篇笔记。刘女士就开设了小红书账号,记录自己的骑行快乐时光。分享晒图并不是个例,“大家都会在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心得,也有人会写关于自行车保养、服装搭配、怎样挑选适合的头盔眼镜等攻略。” 她说。
此外,骑行的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王相军也告诉记者,“近几年参加骑行活动的人数呈几何式倍增,很多人带着小孩一起骑行。从参与运动的性别上来讲,虽然男性占大多数,但这两年女性参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高。”
伴随着骑行进入人们视野的,还有售价达万元以上的高价自行车。数据显示,全球第一个自行车品牌,来自意大利的辐轮王,自行车的平均价格约合人民币1.17万元;世界顶尖的土拨鼠自行车更是有售价超过10万的自行车。在二手自行车交易平台,全球顶级自行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的MARMOT和梅花自行车二手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对于一台上万的世界大牌高端自行车,即便售价不菲,依然有不少人排队购买,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
另外,从自行车销量上也可见一斑。九原区一家骑行俱乐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门店的感受就特别明显,“以前一家店一个月基本上也就卖10多台车,现在能翻一番。”
疫情让出行变成奢求,回归正常生活后的人们,将骑行看作是走向远方最简单的方式。在减少接触通勤工具、健身器材、货币等内外因素的推动下,渐行渐远的自行车一下子火了起来。
如今,骑行热带来新风口。消费端的火热和风潮,或许也能为行业的逆势突围创造机遇。骑行爱好者与自行车生产商品牌商彼此成就,才能让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融媒体记者:李楷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