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百灵庙西出口一级公路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村道,一座座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院,一个个助农增收的致富产业,一张张开心的笑脸……记录着十年来达茂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记录着草原上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改善、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来,达茂旗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谋篇布局、攻坚克难,以一系列“达茂实践”擘画出新蓝图、新锦绣。
2021年,达茂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1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亿元、增长29.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943元和20491元、增长8%和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亿元、增长30.7%。
昔日偏远落后的达茂旗,如今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在达茂草原徐徐展开。
产业转型释放新活力
“一家人来到套马沟农庄玩特别开心,塞外江南的感觉,远离城市,山水都很美,空气很清新,特别舒服特别放松!”在套马沟农庄,来自乌海的游客王女士兴奋地说道。
盛夏时节,走进达茂旗乌克忽洞镇套马沟农庄,入眼皆风景。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村庄,近年来,农耕旅游文化特色鲜明的套马沟农庄被越来越多人熟知。漫步其中,现代与古朴、自然与科技、农村与城市、草场与江南水乡交相辉映,游客们在这里尽情邂逅田园休闲时光,领略乡村美丽风貌。
从曾经贫困破旧的小村庄,变成如今美不胜收的田园综合体,套马沟村正阔步走出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里的每一点变化,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达茂旗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富集。十年来,达茂旗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
达茂旗有1.66万平方公里的天然牧场和133万亩耕地。多年来,达茂旗围绕推进农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加快推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具有地区特色的现代农牧业欣欣向荣。当地建成5.5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1.3万亩黄芪种植基地,改造提升肉羊、肉牛等标准化养殖场48处,培育了游牧印象、天创黄芪、北方禾木等一批农牧业品牌,达茂马铃薯、达茂黄芪、达茂牛羊肉、达茂红皮小麦粉等绿色农畜产品畅销全国,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并成功入选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旗县。特别是去年以来,达茂旗主动落实融入国家种质战略,与内蒙古大学合作建设蒙古双肌牛国家重点实验室种质试验基地,在种业振兴上迈出先行一步。
如今,在广袤的达茂草原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2004年起,达茂旗开始发展新能源产业,到如今,引进龙源、华能等行业头部企业30余家,累计装机规模361万千瓦,并网351万千瓦。2021年全旗新能源发电92.7亿千瓦时,实现产值45亿元,位居自治区前列。特别是去年以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达茂旗全面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加快新能源产业规模扩张、链条延伸,落地76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石墨电池负极材料、高纯工业硅等项目,全市首台梯次动力电池示范项目储能集装箱成功并网,氢能冶金等项目有序推进,投资460亿元的金石、永和氟化工、特变电工高纯工业硅等5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市首个绿色零碳产业园落户达茂旗,巴润工业园区获选自治区近零碳排放区试点,被认定为自治区第一批达标化工集中区,达茂旗也被列入自治区低碳旗县试点。
达茂旗在文旅提档升级方面也初见成效。立足“达茂大景区”,打造“自驾达茂”大品牌,达茂旗被列入首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丝路梦郡、诗画草原、套马沟等一批新型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创作推出大型实景演出《漠南传奇》和《丝路传奇》;丝路梦郡景区建成大型热气球观光地,套马沟走出一二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路子,希拉穆仁镇哈拉乌素嘎查、乌克忽洞镇套马沟农庄被认定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成功承办自治区旅游那达慕大会,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7亿元。
满都拉口岸是内蒙古18个陆路口岸之一。201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口岸实现常年开放。目前,口岸“五进五出”货运通道、报关报检综合服务大厅、封闭式仓储大棚等项目建成,启动建设铁路物流园区,已具备年过货500万吨的能力。2021年,为应对疫情影响,当地加快推进大宗商品专用口岸建设,口岸进口货物实现了非接触智能化吊装作业,全年进出口货物在疫情影响下逆势增长124.9%。2022年4月28日,满载着蒙古国进口煤炭的46组集装箱列车驶出白彦花火车站。这是包满铁路全线贯通后,从达茂旗发出的首趟列车,标志着满都拉口岸运输正式迈入“铁路时代”。“十四五”末,预计口岸年过货量突破1000万吨。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五月份以来,在中蒙边境满都拉边境线上,时常出现一群特殊的“朋友”。它们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黄灰色的野驴在距离边境线几百米远的地方悠闲觅食;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羊,身影矫健的野生黄羊奔跑在草原上,成为达茂草原上一道亮丽风景。
生态环境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对达茂草原“情有独钟”,黄羊、蒙古野驴、金雕等珍稀野生动物时常可见。
绿色,是达茂旗经济社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最突出的亮色。
多年来,达茂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强化责任抓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生态治理修复取得实效。
据了解,达茂旗2019年启动退化草原生态修复试点项目,2020年开始实施,当年项目投资971万元,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7.4万亩。2021年投资799万元,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6万亩。
“补播在不破坏或少破坏草地原有植被的情况下,用牧草播种机播种牧草种子,借以改变草群组成,增加植被盖度,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达茂旗巴音花嘎查牧民乌云其其格的草场被勘验为中度退化,通过生态修复项目使退化了的草场重获生机。
达茂旗的天然草场面积占可利用土地总面积的92%,是包头市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筑牢北疆绿色屏障,达茂旗率先在全国实施全面禁牧政策,重点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自治区、包头市重大生态工程,对2234.78万亩草原全面实施禁牧,天然草原植被盖度从2007年禁牧前的18%提高到目前的29%,高度达27.4厘米,植物多样性总体保持稳定。
此外,深入推进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完成重点生态工程63.3万亩,建成内蒙古草原监测点2处。着眼草原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达茂旗制定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科学划定草原保护红线,调整优化口岸、机场、园区等重点建设区域基本草原10万亩。
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抓好污染防治,既是保护生态的刚需,也是达茂旗必须扛起的政治任务,更是事关民生的重要工作。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达茂旗全面清理整治燃煤锅炉、扬尘、污染物排放等,实施新达茂稀土尾矿库固废综合利用及尾气治理、冀东水泥高效能电机和风机替换、宝鑫特钢余热回收除碳等工程,达茂旗空气质量指数持续位列全市第一。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新上项目全部开展节能审查评估,能耗“两控”指标保持“双绿”。推进中小河流、小流域等水生态治理,干涸多年的腾格淖尔湖重现生机,贮水量近1亿立方米。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石宝铁矿荣获“全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矿山”,冀东水泥列入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
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快车道”,是建设幸福达茂的原动力。达茂旗高度重视民生工程,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兜牢底线惠民生,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
“国家的好政策,我一个一个都享受到了。”提起近些年的变化,满都拉镇额尔登敖包嘎查的牧民那顺高娃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2012年成立了肉业合作社,2014年盖了这个200多平方米的新房,紧接着2018年安装了直饮水,2019年享受了户厕改造项目,今年又安了无线网,通边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那顺高娃细数着这些年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近年来,达茂旗情系民生增福祉,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有力保障农牧民生活用水、电、路、暖、网方面的基本需求。
达茂旗全面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94.8%的嘎查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新建改建公路1134公里,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实现127个村庄环境卫生常态化管护,新建改造电网线路42.1公里,户厕普及率达到42%,达茂旗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改善,乡风文明建设得到明显提升。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的同时,达茂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农牧民转移就业稳定在2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8%以内,仅2022年上半年,对接旗内外企业478家,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4%。
此外,达茂旗深化与市级重点中小学合作办学,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验收,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扎实推进健康达茂建设,蒙医院搬入新址,妇幼保健综合大楼建成投用,65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体检,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健康促进县,公共服务水平也全面提升。旗融媒体中心被列为全国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改革试点。
新起点、新征程、新期待。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达茂旗正饱蘸生态笔墨,描绘绿色发展图景,踔厉奋发向未来。(记者 李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