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村里建起服装厂,村民变身上班族

在固阳县下湿壕镇电报局村的服装加工厂里,几名村民正在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一旁的服装裁剪台上是待裁剪的布料,在工厂车间里服装生产设备的“哒哒”声中,村民们抓紧时间赶订单,到处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以种地为生的村民,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服装加工厂的建设,让村民们有了新的希望和憧憬。据了解,电报局村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是固阳县以及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机集团)以产业、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带来的成效和变化。原来,2021年9月,一机集团派出经验丰富的保卫武装部干部王宝俊前往电报局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对口帮扶电报局村,推进乡村振兴。

一位村民正在熨烫衣服

“我来到电报局村驻村任第一书记后,发现村里的集体经济很单一,村里除了种地、喂羊、养猪等农副业以外,其他集体性产业很少,随后我们对周边的环境、企业等详细调研。”王宝俊告诉记者,他和工作队成员、村干部调研过程中,发现下湿壕镇有多家驻村企业,职工有几千人,而这些职工的工作服以及劳动保护用品却都是外购回来的。

王宝俊想到,一机集团综企公司拥有较强的劳保用品设计和加工能力,如果依托一机集团的综合实力,利用电报局村闲置的田园驿站改建服装加工厂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项目,不仅可以解决该村没有集体产业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发现这个商机之后,为了完善村集体经济,王宝俊向镇政府和一机集团提出了成立劳保用品加工厂的想法,得到镇政府以及一机集团的大力支持。王宝俊介绍,2021年11月这个项目开始论证、申请、上报等,上级部门非常重视这个项目,最后批下来53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同时一机集团也给予了全力支持,不仅投入资金,还专门选派专人对这个项目无偿技术指导。

为乡村振兴注活力

服装加工厂利用电报局村旁S311省道60公里处闲置的驿站建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加工车间800平方米,在一机集团服装厂技术支持下,配套设施有服装裁剪台1处(包含1台裁剪机)、熨烫设备1套、缝纫机(平缝机)8台、锁边机2台、双针机1台、裤穿带机1台、钉扣机1台、锁边机1台、熨烫机1套、服装整理平台1处,基本能够满足一般服装的加工需求,加工车间还留有扩大再生产的余量。

服装加工厂内一片繁忙景象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服装加工厂安装了设备设施,同时在村内宣传和招工,随后对招收的20名村民培训。王宝俊高兴地告诉记者:“就在村民参加培训期间,服装加工厂与镇驻村企业签订了采购合同,同时与固阳县教育局签订了定制校服的意向。

第一批订单就是给一家钢铁企业的职工制作工作服,经过培训的村民上岗后,熟练地操作着缝纫设备。走进电报局村服装加工厂,机器设备井然有序,缝纫机飞快转动,记者看到村民分工明确,从操作机器排布剪裁到裁片缝制成衣,每一个工区都在有序运转着。一名在服装加工厂工作的村民表示,来这里工作不仅可以就近挣钱,也可以兼顾到家里,村里有很多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这个服装加工厂正好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就业的机会。

“该服装加工厂可以解决15-20人的就业问题,按照底薪+计件方式发放工资,每月提高农户收入3000元以上。”王宝俊说,服装加工厂年生产企业职工劳保用品1万~4万套(工作服或校服),预计年收入可以达到40万元左右,将助力电报局村集体经济走出长期没有支柱产业的困境。

农村“五大振兴”首要是产业兴旺,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扩大,电报局村服装加工厂不仅可以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还能够引导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融媒体记者:宋美慧;摄影:常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