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室外热浪逼人,让人只想“哪儿凉快哪儿待着”。除了大家往年常去的图书馆、游泳馆,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夏天,室内滑冰场成为不少市民的避暑胜地,来滑冰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包头,一个占地1200平方米的室内真冰场目前已投入使用。
这个真冰场位于市体育中心。穿着冰鞋、戴着护膝和头盔的9岁姑娘陈倩倩,正在冰面上小心翼翼地滑行着。第一次接触冰雪运动,尽管摔了好几跤,她依然大呼过瘾,“好冰爽,在家门口滑冰的感觉太棒了!”
进入“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开始逐步发展为“四季运动”,滑冰已不再是冬天的专利。
■凉爽“动起来”
7月16日下午,记者也亲身体验了一把当下最潮的运动项目。
走进冰场,记者感觉到,相比室外,温度明显要低。远远望去,冰场宛若一个巨大的银色舞台,靠近冰场,凉意愈发沁人心脾。
戴上护膝、套上头盔、换上溜冰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好穿一双能覆盖住脚踝的棉袜,避免磨伤皮肤。”滑冰装备与旱冰大同小异,唯有鞋底两毫米宽的冰刀让记者心生忐忑:“初学者能站在这两片薄刀之上吗?”
穿戴完毕,记者扶住围栏尝试起立走入冰场,由教练带领着开始冰面第一步:“降低重心,脚呈外八字、左右交替滑行。”在外场看着十分平滑的冰面,实际滑行却感觉阻力重重。教练手把手教学后,记者尝试小步滑行。
对毫无基础的初滑者来说,滑冰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冰场教练说:“包头冰友身体素质比较好,接受能力强,许多孩子上1节课就能独立滑行。”
绕场一周,记者的额头已经微微冒汗。此时,冰场上大约有10多名冰友,多是年轻人。其中有一步一挪的新手,也有背着手飘逸滑行的高手。记者绕场滑行时,不时有冰友从身边呼啸而过。
“冰场的表面是真冰。”包头市体育中心市场部负责人郭嘉介绍,市体育中心滑冰场的冰面面积1200平方米,先进的制冰技术让冰场室温保持在20℃,冰面-5℃,滑冰运动爱好者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体验冰上运动的乐趣、感受冰上运动的魅力。这是目前包头市唯一的室内人工制冷滑冰场。
郭嘉告诉记者,冰场内凉爽的温度正好迎合了不少市民的避暑需求,7月15日正式开放前的试营业阶段,就有大量市民前来体验,尤其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冰雪热”在延续
“冰场正式营业后正好赶上暑假,又是周末,前来滑冰的市民特别多。”包头市中体盛奥场馆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洁介绍,最近天气炎热,来滑冰的人明显增多。“冰场内提供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教学,包头冰友的热情很高,随着暑期来临,滑冰场营业额还会有大量提升空间。”
自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并举办后,国家对冰雪娱乐产业大力支持,提出了“冰促轮,轮转冰”的发展口号,真冰溜冰场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提出了最明确的目标——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
这个室内冰场的建设,填补了我市高标准室内冰场的空白,满足了我市冰上运动爱好者不同季节的滑冰需求,实现了包头冰上运动四季“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目前冰场在美团上的价格是33.9元单人一小时体验,109元双人两小时体验,包含冰鞋,护具需要另租,冰场的消费人群以4岁至28岁人群为主。市民李先生说,6岁的女儿很喜欢冰雪,也很有天赋,“报了暑期班,还买了一双3000多元的冰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冬奥不仅激活促进了亿万爱好者的冰雪活动,更是让夏日炎炎的包头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大众距离冰雪舞台正越来越近。近年来,我市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契机,积极引进冰雪产业中的各类企业。随着冰雪场地布局拓展,冰雪产业链条延伸,体育与旅游、文化等跨界融合,冰雪产业正在走向四季常“热”,成为体育产业重要支柱。
包头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崔晓静说:“包头市全民健身冰雪活动的开展,让冰雪运动普及度大幅提高,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稳步增加。此外,通过挖掘并打造冰雪产业,冰天雪地正逐渐变为‘金山银山’,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还将引入冰上运动会以及其他冰上娱乐活动,激发市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丰富市民体育文化生活。
(文/图 全媒体记者 李楷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