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与春节、清明、中秋并列的中国古代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有着其他节日无法比拟的人文精神。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端午,为屈原,总免不了各种吟诗作画。
在我国的古代名画中,有很多以“端午”为主题的画作。欣赏这些传世名画,中国传统文化独特浓郁的气息跃然纸上,从这些穿越历史尘光的画作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曾经,我们怎样过端午。
端午的连环画册
《端阳故事图册》清代,徐扬绘,绢本,设色,共八开,每开纵20.7厘米,横18.2厘米。本幅自识:“端阳故事八帧,臣徐扬敬写。”钤“臣”、“扬”朱文印二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册各开分别描绘了端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历代各地的风俗习惯。每开均以隶书题写画名,并以行书对画作加以注释,以便读者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乾隆皇帝将顺民心、近民俗视为稳定朝政的根本之道,常谕令宫廷画家以写实的绘画技法表现汉族的民俗事象。
第一开:《射粉团》
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释:射粉团是一种在唐代时的宫廷比较盛行的游戏。《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角黍就是粽子,粉团则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
第二开:《赐枭羹》
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
释:枭,就是猫头鹰,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孝的鸟,枭羮,即是以枭肉制作的羮汤。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五月做枭羮、送枭羮、吃枭羮的习俗。而“赐”更是将习俗官方和制度化,广为传播。从汉武帝开始,端午赐枭羹给百官食用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其象征意义是驱逐恶人、奸臣。
第三开:《采药草》
题:五日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
释:古人认为端午采集的药材效果最好。《神农本草经》多以五月初五为采药时间,而且强调在午时采药。理由可能有二:第一,端午时节植物生长茂盛,药性比较强。第二,按照古代阴阳哲学观念,端午是阳气最盛的时刻,因此百草药性也最强。明清时很多药铺常在端午日施药,居民会到药店索取应节的消毒药品,如雄黄、芷术等。于是形成了端午采药、施药的习俗。
第四开:《养鸲鹆》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释:鸲鹆(qúyù),就是俗称的鹦鹉、八哥儿。古人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第五开:《悬艾人》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释:端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日,常设各种可以驱邪的物件。在花草中以艾草最早、最常见,也最著名。“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五月正值艾草生长旺期,此时功效最好。端午这一天,人们采摘艾草,把艾草编成人形称为“艾人”,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剪成虎形的艾叶称为“艾虎”。古代的妇女在端午时节头簪艾花,小孩子身贴艾虎,以避邪驱瘴。
第六开:《系采丝》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释:汉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的丝线,扎成“长命缕”。这五种颜色很有讲究,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系在臂上,不仅可以驱除瘟病、避邪止恶,同时还是一种饰品。
第七开:《裹角黍》
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释:角黍即粽子,以箬竹叶包黍米,是阴包裹阳之象。目前所见最早记录粽子的文献是晋代周处的《风土记》。其中说,端午节前一天把黏米(糯米或黍子)和枣、栗子混合,用菰叶(即茭白叶)包裹,煮熟。这就是角黍,也叫粽子,粽子象征着阴阳和谐不分。粽子馅荤素兼具,做法花样百出,充分体现了各地的地方特色。
第八开:《观竞渡》
题: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释: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当属赛龙舟。关于其起源有很多说法,在不同的地方赛龙舟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罗县,龙舟竞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端午的安康祈愿
《浴婴图》是南宋的一幅团扇绘画,图外有“周文矩”款字,系后添,此图当为宋人作品。现藏美国弗瑞尔美术馆。
画面共三个妇人,四个小孩,当中摆一长形浴盆。画面设色淡雅明快,气氛温馨和谐,妇人神情慈祥、婴儿天真无邪,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和现实意义。联系其他同类“浴婴图”来看,画家描绘的应当是端午节为孩子进行芳香药浴的场面。
端阳节是季节交替之际,在传统说法中,端午过后,所谓的“五毒”等毒虫都来了,儿童容易长痱子、疖子。因此,俗话说:“端午洗个药水澡,一年四季疮疤少。”药浴既可用于预防疾病,也可用于治疗疾病。《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古时的兰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多用石菖蒲、艾叶等香草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被当做是“全民防疫”、“避秽”的开始。
《端午钟馗图》清代,黄慎绘。
清代画家黄慎出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的端午节。他画的最多的就是与端午节有关的钟馗。此画作中钟馗正与孩子嬉戏,他的手中以及背景的花瓶中都可以看到菖蒲和艾叶。挂钟馗像,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端午的动植物图册
《端阳景图》
《午瑞图》
《端午图》
《端阳景图》清代,余穉绘,绢本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既然以“端阳景图”为名,画家便将菖蒲、蜀葵、豆娘、蟾蜍和青蛙等端午时节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生动逼真地刻画出来。
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端午节这天,人们多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并饮菖蒲酒,以驱邪避毒。
蜀葵多为红色,于端午节前后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的花和叶,具有解毒散结的功效,外用可以治痈肿疮疡。所以,蜀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除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
在古代,蟾蜍和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因为古有蟾蜍可以“辟兵”的说法,所以到了五月望日(十五日)大家都去捉,以至于蟾蜍面临“寿尽”的命运。后世人们捉蟾蜍的时间则改为五月初五端午节,目的则是为了祛病解毒。清代《吴趋风土录》记载:“端午日,药市收癞虾模,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五月)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可见五月端午捉蟾蜍的习俗不仅流行于民间,连皇家也不例外。据说蟾酥可用来解毒,治疮瘤疙瘩。现在我国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画中上方还绘制了两只豆娘。豆娘是用丝绢等材料做成仙、佛、虫、鱼、百兽之形或八宝群花之类,固定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支架上的头饰。据记载,江淮一带的妇女在端午节这天要在发髻插上豆娘头饰,以起到驱邪辟疫之作用。
《午瑞图》轴,清代,郎世宁绘,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是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早期之作,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此图应作于雍正十年(1732年),属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
《端午图》清代,任颐绘,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图中物象,皆与端午习俗有关。“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枇杷是端午节前后的时令水果。在江南一带,过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而且还要吃枇杷。大蒜自古就是天然杀菌剂,有“天然抗生素”之称。在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区,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作为端午节早餐食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