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市解决了12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十三五”时期,我市现行国家扶贫标准下1.77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区贫县固阳县摘帽,低收入人群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十四五”开局,我市以贫困人口“0”、贫困发生率“0”的成绩为脱贫攻坚战画上了完美句号,用更大的手笔开始描画农牧业“强”、农村牧区“美”、农牧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曾经,农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如今,屋外有产业、屋里有wifi,舒展的皱纹间都散发着光芒。
曾经,农村是导航都找不到的“穷乡僻壤”;如今,青山绿水、整洁文明的美丽乡村令人心生向往。
摆脱贫困,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历程,我市从2013年到2020年底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6.05亿元,先后制定110个扶贫政策,派驻651名驻村队员,携手基层干部和贫困农牧民,勠力同心挖掉了穷根。
乡村振兴,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我市40个振兴政策无缝接续,443名驻村干部接过重担,新生活、新奋斗正让广袤乡村大地上的人们奔赴共同富裕的未来。
从小产业到大项目 农牧业根基越来越强
2017年,我市扶贫工作的目标之一,是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从事1项特色种养殖业。
那年,尚雨雨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帮尚雨雨制定了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计划,并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补贴。如今当年的9头牛已经发展到了19头,尚雨雨拥有了年收入4万元的小产业。
几年来,和尚雨雨一样,我市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3907人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种养殖业脱贫增收,实现了到户产业全覆盖。在帮扶干部和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圈里的猪牛羊越来越壮,舍里的鸡鸭鹅越来越多,地里的麦子、蔬菜、黄芪长势越来越好。
一个个到户产业,涂亮了乡村发展的底色。
历史的脚步迈上新的起点,从之前管“一棵棵苗”到放眼育“一片片林”,乡村振兴着眼更大的发展。
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将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推动要素跨界配置、产业跨界重组、主体跨界联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种养产业链条,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居民俗、康养基地等新产业发展。
市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科科长袁敏告诉记者,今年我市争取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13746万元,用于产业发展资金占比达到83.48%,各旗县区已安排乡村振兴项目35个。
结合全市规划导向,各旗县区农牧、乡村振兴部门和各村驻村干部、基层组织依托本地资源禀赋,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开拓发展前景。
产业链不断延伸。固阳县充分深挖北纬41°黄芪“优势”,规划发展高附加值“黄芪+”产业。目前已成功申报食药同源试点,办理食品加工SC许可证,取得行业许可,计划与制药企业以及农科院校合作研发黄芪功能性食品、饮品、片剂、口服液、保健茶、酿酒、化妆品等快销品,把原料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
覆盖面不断扩大。石拐区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包头市大数据创新产业园、内蒙古龙沣食品研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持续打造占地面积14.53平方公里,集花舞人间生态农业观光园、龙沣“互联网+养殖+农户+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式中央厨房服务”产业园、开洲窑子、鸡毛窑子“美丽乡村”以及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发展度不断纵深。2022年春季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大会上,白云矿区与内蒙古振兴乡村农业公司签约的乡村振兴项目,将建设中国地利西北农批集散地,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打造呼包鄂城市食材供应链,开发包头市农贸市场溯源体系,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农业生态圈的包头模式,建设中国西北部城市食材金融供应链双创项目。
各类大项目纵横交织,重构全市集体经济,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贸易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更紧密地链接了农牧民利益,提升了农牧业抗风险能力,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和内在动力。
从旧村落到示范村 乡村景色越来越美
“以前从这儿往村里看,真的是烂糟糟的,没法看。现在再看,真的是美丽乡村,有看头!”
站在村子的最高处,固阳县协和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在在说,协和义村曾是全市最大的贫困村,十年九旱,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这些年来随着乡村建设和退耕还林,村子变得越来越光鲜亮丽。
跟协和义村一样,在脱贫工作的进程中,绿化美化、移风易俗、基础设施建设……我市众多乡村已焕颜新面貌。
——荒山秃坡变成了绿水青山。
十八大以来,我市对868个自然村进行了绿化美化,极大改善了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实现了城乡绿化统筹推进、协同发展。特别是结合固阳县实际争取实施的143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既助力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也巩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
“从2013年开始全村6万多亩耕地中退耕还林36000多亩,成活率达到98%以上。”刘在在的描述中,绿化林郁郁葱葱,覆盖了协和义村曾经的灰黄底色。经济林即将挂果,苹果、海棠、沙棘……甜甜果实装扮着美丽村景。
——基础设施优化了人居环境。
2014年以来,我市大规模开展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信、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全面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性改造建设,将触角延伸到农牧民生活的细微之处。
家里上下水、电、网齐全,村里水泥路通畅,病了有卫生室,闷了有图书室……脱贫户王志华大爷一边看微信群里的信息一边跟记者说:“现在我们跟城里人的生活差不多了。”
——移风易俗吹来了习习新风。
十九大以来,我市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示范村建设、“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行动和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各村相继修订健全“一约四会”,帮助农牧民摆脱思想的贫困。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网格化……一个个创新举措如习习文明新风潜移默化,造就了我市国家级文明村镇15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67个,盟市级文明村镇234个,旗县区级文明村镇129个。
“红白理事会成立以后,风气好了很多,村民不用花大钱,就能把事情处理好了。”东河区王大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段春瑞告诉记者。
2022年我市将接续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创建34个自治区级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新建改造卫生户厕8189户,在78个村开展以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在210个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重点支持2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积极推进土右旗西湾村、达茂旗套马沟村、石拐区青山村、青山区东达沟、九原区新河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工作。
撂荒的土地、废弃的矿区、寂寥的村落,如今已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这座城市独特而美丽的存在。
从求温饱到谋发展 农牧民腰包越来越鼓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的脱贫与振兴最终兑现的,是“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
在脱贫攻坚这场彪炳史册的伟大战役中,我市1779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981元增加到2019年的10135元,年均增幅28%,“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决。
到户产业全覆盖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3720人依靠入股分红、代种代养实现了稳定脱贫,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5699人通过流转土地、托管代养获得稳定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人口危房改造任务全部清零;义务教育各项资助政策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得到保障;贫困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卫生院(室)基本医疗服务全部符合标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贫困人口4968人,特困人员供养196人,严格执行12—24个月的“渐退期”政策。
脱贫不“脱保”。2021年我市各级乡村振兴局相继成立后,按照“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的总要求,扶上马再送一程。按季度开展返贫致贫风险排查和动态监测,通过多重保障措施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调整优化教育、医疗、社保、民政、财政、金融等方面政策,抓细抓好产业、就业帮扶,全程护送脱贫人口稳步前行。
手握脱贫成果,背后有政府的强力支持,鼓起了志气、开拓了眼界、放宽了心胸的脱贫户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
固阳县阳湾村的刘云江,从当年一屁股饥荒、得过且过的“刘二胖”,到年收入10万多元的脱贫典范“刘二哥”,再到如今村小组的“刘组长”,这样的蜕变,是脱贫攻坚“智志双扶”最鲜活的成果写照。
“去年村里的乡亲们一致选举我当这个村小组组长,我就得想着为大家实实在在干点事。”刘云江从手机上和农牧部门时时了解与咨询惠农政策,今年给有需求的村民们争取到了春耕补贴和免费的秋季深耕、施肥。“我们村小组几乎都是旱地,我最想做的就是能申请到打一口深井,让每户都能有一两亩水地,这样收成就能翻倍。如果能实现的话,我还想在整个村小组搞纯绿色的种养殖业。”
同时,刘云江自家的养羊产业也朝着1000只的方向努力。“我今年3月份登记注册了家庭农牧场,要不断地发展壮大,给村民们起一个致富的带头表率作用。”
“从面对贫困户的困苦,到倾听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多期盼,一路走来,压力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2017年走上扶贫岗位的田蔚,从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到如今的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回顾往昔,展望未来,征途漫漫,不敢懈怠。“非常有幸能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后面的工作,广度、深度、难度更大,我们将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不负这片热土对我们的期望。”
(文/图 记者 郭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