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地毯
睢荣在织地毯
一根根雪白经线,一团团五彩毛线,在手指翻腾缠绕下,由点成线、由线成面,一块精美的地毯慢慢成型。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地毯织造非遗传承人睢荣地毯工作室,很难不为手工地毯中蕴含的丰富生命力所打动:栩栩如生的莲花簇拥着金色的锦鲤,似乎能听到鱼尾甩水的声音;牡丹花叶层层叠叠凹凸有致,时间仿佛定格在万物生长的春日。
睢荣向记者介绍,从元代开始,西域进献的地毯进入东方,受到皇族显贵的青睐,传到明清进入极盛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宫毯技艺逐渐传入民间,越来越多的达官贵人按照自己的级别和喜好定制地毯,成为一种潮流。
手工地毯,是包头民间民俗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早在百余年前,手工地毯工艺就从走西口传入包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宫地毯织造作为中国的出口创汇产业,得以保留和发扬。
“包头是一个移民城市,本身属于游牧民族地区,最早把羊毛编织起来,具有保暖携带方便的作用。从清末走西口开始,包头有几家老字号生产经营地毯,然后逐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合成为合作社地毯厂。”睢荣说。
父亲在地毯厂工作,睢荣从小在地毯车间里看着一根根颜色各异平滑柔软的毛线成为一块块儿厚重的地毯,耳濡目染下对地毯织造深有感情。
“当时我父亲从地毯厂出来,自己成立了一个地毯厂,需要我去系统地学习。”他告诉记者,学习的过程异常艰难,每一个绒头就像是照片上的一个像素,数十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对应着图纸上跳舞一样的不同数字;前后交叉绕一个八字结,才完成一个像素。“选毛、纺纱、染纱、编织、平洗后整理,这些全部要学习,必须掌握所有的流程,这样我才能把企业往大做。”睢荣说。
2000年,地毯织造进入一个高峰,地毯厂一年的产量接近30万尺。睢荣也开始出外交流学习,随着了解的加深,他对地毯的感情越来越深。
睢荣制作的地毯,是用棉羊毛手纺成毛线,这种毛线织成地毯,质地柔软轻巧,防滑耐潮,染色使用天然植物矿物染料,大锅煮几个小时而成,这样的毛线不褪色,不怕风吹日晒,年代越久、颜色越亮越鲜艳,人们称之为真色。在图案方面,有些是代表中国文化的龙凤图案,艳丽缤纷,尽显富贵华丽;有些是故事人物图案,生动形象,极具情趣。
“我所有的工艺方法全是按照老传统做出来的,这和他们后续新出来的工艺是不一样的。”睢荣说。随着织做的图案越来越精密、密度越来越高,织一块儿地毯需要很长的织造时间。
睢荣告诉记者,因为最早的地毯道数比较粗,道数就是指每尺多少根经线要过纬线多少根,最早的道数70根,到后来20世纪七十年代发展到100根,等到八十年代就发展到150根,那更密了。“原来地毯道数70根时一人一天能做一平方尺,而150根时一人一天只能做两平方寸,很小的一块。”
学习和制作的过程很辛苦,长时间的重复性劳动十分枯燥,一件作品动辄需要制作半年以上。在市场的重压下,睢荣说,很少有年轻人再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中。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生产技术实现了变革式的进步,机织地毯开始大量出现,而此时全手工制作的地毯受到很大影响。即便如此,睢荣依然守护着手工艺人的匠心。
睢荣认为,手工虽然有的地方有瑕疵,但它的美和机器的美不一样。机器是完全成形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毛病,没有任何瑕疵;手工的地毯会更活一些,因为它有瑕疵,所以它才有灵性。
睢荣说,自己最喜欢的织造工序是纺纱。“每到夜深人静时分,我会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拿出上一代地毯织造人传下来的纺车,在温暖的灯光下,开始纺纱。听着纺车发出的轻微吱呀响声,心里很是安宁。”
说到地毯织造的传承,睢荣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强扶持地毯织造技艺,使这个古老的传统手艺能在保护和传承中重新绽放异彩,继续它的锦绣传奇。(文/图 记者 李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