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我市报告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全市主城区快速有序组织了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为尽快斩断疫情传播链条起到了重要作用。4月28日下午,记者参加了稀土高新区稀土路街道青工路社区第九核酸检测点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见证了“大筛”中核酸样本从采集到结果出炉的全过程,以及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14:28——样本完成采集
4月28日14时,记者按照物业群通知准时下楼参加核酸采样。14时27分,记者随着排队人群来到位于小区南广场的核酸采样点,先通过扫描健康码进行信息登记,并领取到“青工路社区第6次核酸检测”小贴纸,随后前移到采样窗口进行核酸采样,整个过程只用了1分多钟。
为记者进行核酸采样的工作人员是来自高新区武银福窑村卫生室的韩三娥。她于当天日13时到达采样点。为了不耽误小区内学生上网课,13时30分,她和点上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采样工作,比规定时间提前了半小时。
信息登记。
样本采集。
这是今年以来韩三娥第二次承担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4月25日18时许,她还没下班就接到了稀土高新区要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通知。在匆忙赶到儿子学校把家门钥匙送去,叮嘱孩子自己解决晚饭后,便赶往青工路社区第九核酸检测点参加当天晚上的核酸检测工作。韩三娥的爱人也是采样人员,负责第五十一核酸采样点工作。4月26日凌晨2时许,夫妻二人才先后回到家中,此时儿子没睡觉,一直在等两人。
“就怕漏掉一个人!”韩三娥告诉记者,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最怕的是漏掉一个人。“再转一圈再喊一遍!”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为了做到应检尽检,点长孟雪阳会要求工作人员不停地喊人下来做核酸、采样人员尽量多等一会儿。25日晚上的第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她们一直等到次日凌晨1时多才撤离。
除了在小区广场上设置采样点外,第九检测点还有一支流动采样队伍为失能老人、行动不便人群,以及0到3岁幼儿进行上门采样。上门采样信息登记员王帅告诉记者,当天共为12位群众上门采样,其中有90多岁的老人、腿部受伤的群众以及哺乳期妇女和幼儿。
15:57——样本完成封箱
核酸采样工作每隔2个小时左右,就要进行一次封箱和送检。4月28日15时50分,记者看到第九检测点的样本管理员和质控员开始挨个窗口收取采集样本。
管理员告诉记者,样本封箱前,要与信息登记员对采集人数、样本数和扫码数进行一一核对,核对无误后封箱贴码,再联系样本转运员进行转运。
每2个小时间所能收到的样本数量,取决于居民配合程度。当天下午15:57,记者的样本跟随当时收到的1280个样本进入到转运流程。
样本收集、封箱。
样本收集、封箱。
封箱转运。
16: 00——样本进行转运
当天下午16时,样本转运员张金柱来到第九检测点,与样本管理员、质控员对接起工作,核对样本数量以及贴码,确保没有漏样,填写样本交接单,随后将样本箱装入转运车,疾驰而去。
张金柱负责青工路社区5个核酸采样点的样本转运工作。样本转运遵循规定路线。当天,他在5个检测点之间奔波,直到晚上20时才结束工作,前后共跑了6趟,送了9箱样本,每箱约有样本100个左右。
16: 05——样本进入检测机构
下午16时05分,青工路社区第九核酸采样点128管样本到达康正医院。张金柱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接,样本进入到标本前处理环节。
撕去外包装完成插管后,样本被送入康正医院PCR实验室,进入检测环节。
据康正医院PCR实验室负责人李建国介绍,核酸样本检测分为试剂准备、加样、核酸提取、样本扩增、结果判读和数据上传几个步骤,整个流程大约2个小时。当天傍晚18时许,记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出炉并被即时上报给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复核,并最终跟随整个稀土高新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予以公布。
据了解,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李建国所在的实验室日均核酸混检检测量约为20000到30000管,本轮疫情中达到了日均1万多管。实验室15位工作人员,自4月25日首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以来,轮流上岗、通宵达旦、连轴工作,平均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
4月29日6时30分,实验室完成最后一批核酸样本结果上报,在11000余管、11万人次的混检工作量中,结束了本次疫情第三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检测工作。
样本检测环节。(图片由康正医院提供)
次日8:46——核酸检测结果出炉
4月29日8时46分,稀土高新区公布了关于第三轮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结果的通告(2022年第19号)。结果显示,本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共完成样本采集183376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至此,在“采、送、检、报”的无缝对接中,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共同努力下,记者的核酸样本经历了近19个小时的“旅行”,最终以阴性结果呈现在眼前。
(文/图 记者 贾慧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