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
过去民俗,过了“二月二龙抬头”,整个“过年”的程序才算结束。现在,我们一说到这个日子,想到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理发。但二月二的意义不只是理发,更体现在农业生产上。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
“二月二”的丰收憧憬
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冬天冬眠,便是“入蛰”。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这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称为“惊蛰”。二月二要抬头的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人们期望龙可以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
传说此节起源于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亲耕田亩,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到周武王时,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日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有一个传说是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得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水多,土地少,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由于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一大患,因此,人们把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二月初二的龙抬头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人们在这个日子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又一个五谷丰登。人们希望通过庆祝“龙头节”,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二月二”的星空浪漫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也与古代天象有关。古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二十八宿”划分为四大组,即“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时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会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二月二”的习俗演变
唐朝时人们已经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时,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图片制作:段永光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明朝时,在二月二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中有“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谓之熏虫儿,谓引龙,冲、虫不出也。”《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天人们不仅要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辽宁地区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
除了吃面食外,有的地方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宛署杂民》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
“二月二”的民间习俗
在山东等地有农历二月二吃炒豆的风俗,和一则民间传说有关。相传武则天夺唐室江山以后,玉帝大发雷霆,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这一下可苦了天下百姓,人们怨声载道。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遭难,喝足天河水,喷洒人间,拯救万民。玉帝得知此事,将玉龙打下了凡界,压在山下,并立石碑一通,上写:“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百姓为救玉龙,想尽了办法。这年的农历二月二,人们发现玉米和黄豆都是金黄闪亮,很像金豆。如将豆一炒,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一传十, 十传百,各家各户都炒了许多玉米和黄豆,有的供到院里,有的端到玉龙身边。镇压玉龙 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这天,太白金星发现天下金黄一片,以为金豆开花了,便收了拂尘。玉龙这才腾空而起,回到了天上。此时,正是春雨贵似油的季节,玉龙不顾玉帝禁令,又“哗哗”下起雨来。此后,中国民间便形成了习惯,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会炒玉米、炒黄豆等。这就是个传说,毕竟玉米是明朝才传入我国的。
有的地方还有二月二吃猪头肉的习俗。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宋代的《仇池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
和吃什么相比,二月二最重要的是剪发剃头。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北方过年有风俗,正月不剃头,因为据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既然关乎娘家人的性命,则兹事体大,也就马虎不得了。其实正月剃头死舅舅是属于误传。不剃头的含义是“思旧”,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明末清初,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剃发。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剃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到至今。但到了二月二,生长了一个月的头发无论如何都必须得在龙抬头日剃掉。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今年二月二,考虑到包头地区的疫情,市民朋友们尽量还是在家自己理发吧。
来源:《包头日报》文/ 范思慧 整理 图/段永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