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一副双杠、一个腰背按摩器,既回应着老百姓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也承载着美好生活的愿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改造建设各类健身步道300公里,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精准打造10分钟健身圈。
如今,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群众性活动,随着市民健身需求地不断提高,市体育局也在逐步加大健身路径器材的投放数量,精准打造全市范围内10分钟健身圈。
在东河区解放路胜利路北小区,包括单杠、腰背按摩器、健身车、棋牌桌在内的12件健身设施落户小区,解决了小区居民无法就近锻炼的难题。小区居民马金海说,“以前想锻炼得走到南圪洞广场,去那儿人要多了还得排队,家门口有了这么多健身器械就方便多了。”
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离不开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今年,我市列出了20项民生实事清单,对奥林匹克公园、八一公园等30个体育公园和社区运动休闲场地进行改造升级,同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除了针对可以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外,还有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内容,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升级改造一批体育公园和社区运动休闲公园,配合老旧小区改造配置安装3000余件健身器材。结合道路、公园改造,规划建设多种类型的健身步道300公里。
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黄维秀告诉记者,除了完善公共体育设施,2022年,我市将继续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持续举办“周六一起走”健步行,走进社区举办100场趣味运动会,推广广场舞、工间操、“三大球”等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青少年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游泳等项目锦标赛和少儿趣味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开展足球“部校通”活动,丰富青少年体育活动供给。举办包头市第十四届运动会,选拔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参加2022年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力争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打造包头马拉松赛、包头马球公开赛、ATP国际网球挑战赛等精品赛事,提升城市品质和知名度,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三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场地往往是制约健身场所建设的瓶颈。市体育局推出“体惠卡、体育消费券”等体育惠民产品,推动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努力让更多群众实现体育健身“零距离”,享受到全民健身的红利。
春寒料峭,但依然阻挡不住人们运动的高涨热情。“体育场地和设施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大家健身娱乐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而且老少受益,身体好了,心情也好,每天开开心心的,很幸福。”说起现在的健身环境,正在劳动公园锻炼身体的市民刘先生感慨道。
据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洪波介绍,目前,全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所建设,实现了有氧无氧健身和益智休闲等多功能、多样化发展,充分满足了群众运动健身的需求。新建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90%,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公园、广场体育设施全覆盖,一个个大大小小的“10分钟健身圈”,不仅“圈”出了生活的便利,更“圈”出了百姓的幸福感。
融媒体记者 李楷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