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7月成立的中国专卖事业总公司绥远省分公司地方国营包头制酒厂,就是内蒙古骆驼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2021年,让包头人引以为傲的“金骆驼”70岁了。
作为本土企业,“金骆驼”风雨兼程节节生长,讲述了一个将沧桑化成馥郁芬芳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时,百业待兴,包头酒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时生产条件虽然艰苦,但第一代“骆驼人”记得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为了让生产尽快步入轨道,解决产量低的难题,第一任厂长郑瑞和北京支援包头的酿酒师们一连几个月吃住在工厂,规范生产工艺和流程。简陋的酿酒工厂里,45名职工干劲十足,他们用铁锹扬茬子扬到肩膀脱臼仍忍痛坚持,烧火、装甑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1953年,第一瓶瓶装“二锅头”亮相,成为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钢“庆功”的备用酒。1957年,包头制酒厂注册商标“骆驼”牌,“金骆驼”正式登场。
就在那一年,“金骆驼”年产量达到了400吨,走进了更多寻常百姓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困难时期,“金骆驼”在一代制酒人艰辛拓进下稳步发展。全国著名的白酒专家沈怡方1965年来到这里时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他的带领下,一代制酒人坚持科研实践,创造出了“麸曲浓香全国第一家”“通风制曲内蒙古第一家”“新工艺金酒内蒙古第一家”的佳绩。很多老人的记忆里还留存着那些年路过包头制酒厂时沁鼻的醉人酒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浪潮中,又一代制酒人锐意进取,扩充产能、改进设备,“峰酒”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进入国家名酒行列,特制二锅头成为自治区免检产品。
1986年,九峰山生态酿酒基地建成,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引进让“金骆驼”的酿造开始步入现代化。
1998年底,“金骆驼”的年产量达到了10000吨,企业产销两旺,产品供不应求。
时间进入1999年,“金骆驼”华丽转身,包头制酒厂转制为内蒙古骆驼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的规模实力、品牌价值、科研技术力量、销售收入、厂容厂貌、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骆驼”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金骆驼酒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被自治区政府认定为名牌产品,被全国白酒专家誉为“内蒙古清香第一酿”。企业进入中国白酒百强行列,总资产达到16.7亿元,占地35万平方米,职工2400名,到2012年底,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创税7200多万元。
以酒业为中心,“骆驼人”不断开拓创新,发展成为集玻璃制品、彩印包装、生物饲料、健康饮用水生产、三星级金驼酒店等于一体的经营格局。
2014年,企业斥资1.2亿元建立了九峰山生态酿酒文化产业园,为骆驼酒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心有多大,草原便有多广;品牌有多大,市场便有多大”。几经变迁,“金骆驼”已演变出了100余个品种,其中主导产品包头魂、富硒酒、部优峰酒、骆驼百年等产品在包头市场占有率达60%,辐射内蒙古周边地区,远销山东、河北、天津、陕西、深圳、海口、兰州、新疆、沈阳、哈尔滨等十几个省市地区,香飘九州。
2021年,70岁的“金骆驼”仍风华正茂。“骆驼人”将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守正创新的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开启骆驼酒业的新篇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