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北奔重汽集团携手G7(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散改集”项目370台新能源重卡签约仪式。
一场普通的签约仪式,吸引了来自包头市政府、市环保局、青山区委、华电包头分公司、东方希望包头希铝、北方联合电力包头第一热电厂、国家电投北方事业部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的参与和见证。
这是一次多方共赢的合作。
当签字笔落的那一刻,北奔重汽宣布旗下新能源产品正式切入大宗物流运输领域,G7宣布,将在未来几年里在包头城区内用370台电动车替代现存的柴油运煤车辆,多家电厂对“散改集+新能源”电煤运输模式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热度。
这是一次包头推动“双碳”经济转型升级的全新尝试。
“散改集+新能源”项目的实施,是以政府作主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作支撑,用绿色物流变革电煤传统运输模式、打造自治区碳中和产业集群的挑战。作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的包头,再次勇担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积极践行者的重任。
“散改集”项目煤炭港口操作现场。
初试——
改变传统电煤运输模式
北奔重汽近年来持续在纯电、混合动力、氢燃料等技术领域深耕,初步确立了国内新能源重卡行业的引领地位,实现了全行业销量前三、钢铁行业销量第一;G7是我国重要的网络货运骨干企业,二者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目光高度契合。
在包头市的大力支持下,双方共同策动,在电厂率先推行“散改集+新能源”电煤甩箱运输模式,形成“城区新能源电煤运输BUS”方案。
简单说,就是在煤矿坑口和城区周边设立集装箱转运站,电煤全程实现集装箱运输,在进入城区后的“最后一公里”由新能源车倒运至电厂,以此破解电煤物流运输效率低、污染大、城市碳排放等矛盾问题。
华电包头分公司已小试牛刀。公司副总经理梁俊介绍说,电厂传统运煤方式多使用柴油车从煤矿拉到电厂,三三两两的拉煤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电厂门口后,由于缺乏统一调度,往往导致大队车辆长时间排队等待、接卸困难,工作效率非常低下。“电厂用煤半径从鄂尔多斯煤矿到包头,距离在150公里左右,如果不排队或少排队,每车每天能跑2~3个来回。但长时间的等待,尤其是到运煤旺季时,每车每天也就只能一个来回。”
华电包头分公司尝试“散改集+新能源”后,使用北奔新能源重卡把进入城区的电煤运至电厂的港口再甩箱,然后根据电厂需求有序调运,G7数字化甩箱技术保障了运量和需求量有序匹配,高效解决了电厂库存不足、车辆排长队的问题。
据测算,以电厂每天用煤1.3万吨计,传统运输方式约需400辆车周转,“散改集”后,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可减少一半车辆。“用集装箱运输甚至洒落的煤面都会减少,电厂周边百姓居住环境所受的困扰也会极大减少。”梁俊说。
在梁俊看来,冬天时满载的燃油重卡在电厂门口排着长队,车辆始终处于怠速运转状态,尾气排放、粉尘、噪声污染严重,采用新能源车辆能最大程度减少“最后一公里”的污染。初步估算,每车一年降低碳排量130多吨,华电包头分公司可减排近3万吨。
好处不止于此。梁俊表示,集装箱封闭运输,加装G7智能硬件,能有效避免个别司机中途偷煤、换 煤的行为,既保证煤质,又最大程度减少电厂的无谓损耗,进而衍生了节能、降耗、减少资金占用等一系列好处。
铺展——
形成“双碳”产业集群示范推广效应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G7数字甩箱包头西部陆港投入运营,G7在我市首创的“平台+装备”模式也进入了规模化运营阶段。目前,北奔重汽和G7正与市政府、环保部门、用煤企业积极沟通,共同推进“散改集+新能源”。
按照预定计划,明年下半年公路运输的数千万吨煤炭将全部改由集装箱运输,城市内配送全部由电动重卡完成,仅此一项,全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万吨。“目前每天进出包头的运煤重卡有数千辆,未来可能只需要几百台电动重卡就能实现替代。这是个非常显著的变化。”G7副总裁王琦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此次北奔重汽签约的370台新能源车辆,将重点服务于我市城区9家电厂的电煤运输。“这是北奔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在地方政府、电厂、物流平台、上游供应商企业共同帮助下,实现的一次销量大跨越。”北奔重汽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清说。
下一步,北奔重汽和G7计划在打通包头城区电煤运输绿色物流渠道的基础上,借力呼包鄂一体化发展大势,持续拓宽区域化绿色物流发展之路。同时,争取“散改集+新能源”项目效益最大化,带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挂车生产、集装箱生产、充换电站建设、智慧物流运营管理、新能源汽车检测等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壮大,为推动绿色物流和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大支撑,并形成产业集群示范推广效应。
此外,双方正在筹备建设碳研究院,争取早日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汽车碳排放检测核算方法,为监管部门精准执法提供参考,也为电厂等单位从事碳交易提供完善的依据。
□文/记者 郭健 图/通讯员 苏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