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全要素服务品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科技计划组织体系,以及“专业化辅导+高质量申报+奖补资金兑现”的高效推进模式,不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与动力,有效促进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投入比重大幅提升,推动创新成果“遍地开花”,原创技术加速涌现。
记者了解到,今年,稀土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平台分别达到116家、95家、23家、119家;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12%,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是自治区研发投入强度的4倍多,五项指标均在全自治区实现领跑。
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是稀土高新区科技创新交出的“亮眼”成绩单,凝结着高新区人不甘落后、求新求变、转型突围的胆识和汗水。
“R&D经费投入强度创历史新高,是我区对科技创新重视的成果,反映了高新区调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显著成效,体现了全区整体创新的氛围和水平。”稀土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王黎莉表示。
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历时3个月,通过开发出多个牌号的塑磁颗粒和注塑磁体新产品,包头市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成功获评高新区级企业研发中心。
据悉,今年以来,科锐微磁将营业收入的4%以上资金用于科技研发,不断改进改造生产设备,单炉产量从不足3吨提高到4.5吨,并开发出2个系列6个牌号塑磁颗粒,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成功应用于空调电子膨胀阀、汽车和电动工具等领域,目前已与国内两家最大规模电子膨胀阀企业展开合作。
“企业级研发中心成功升级为高新区级研发中心,多亏了稀土高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3个多月的‘一对一’辅导和专业化培训。目前企业已成功拿到资金奖补和房租减免补贴,我们将这笔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企业总经理蔺继荣表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提高研发投入关键在企业,政府引导则是重要手段。
今年,稀土高新区科技创新工作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不断提升企业研发费用申报质量,组织召开科技研发创新统计工作年报培训会4场次涉及160多人次,通过举办全覆盖培训、重点实地走访企业、动态跟踪检测、数据核实比对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研发费用申报质量。鼓励企业搭建研发平台,组织96个项目申报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专项,争取上级资金3043万元,兑现发放各类奖励资金436.8万元;培育一机宏远等7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科锐微磁等12家企业成功认定为高新区级企业研发中心。
注重源头创新 加速核心技术攻关
“高纯稀土金属靶材,纯度达99.99%以上,主要应用于新一代面板材料OLED有机发光材料。作为新材料,它替代了传统的金属镁和金属银,主要应用在手机面板、新型数码手表上,可有效降低能耗,提高分辨率,让人眼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色彩饱和度。”包头稀土研究院中试基地科研人员程子洲介绍。
前不久,来自包头的四个重大项目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成功入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高纯稀土金属靶材”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更让全高新区人惊喜和自豪的是,其他三个入围项目——稀土研究院“烧结钕铁硼辐射磁环”、稀土研发中心“稀土特种钢的研发与应用”、长安永磁“一体化水下电机”同样来自稀土高新区。
新科技成就不胜枚举,新技术领域不断拓展,科技震荡泛起的涟漪,正以推波助澜之势在高新大地奔涌,让一个个“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在这里巍然挺立,不断验证着“科技高新”傲立包头、比拼全国的实力与勇气。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企业强。近年来,稀土高新区高度重视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不断完善服务链条、优化政策环境,逐步建立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双向征集反馈、院企双向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跟踪服务、基地承接项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优势,从技术“输血”到创新“造血”,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技术创新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基石。
瞄准产业需求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连月来,在稀土高新区科技局的积极推动下,内蒙古希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制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该企业研制的60孔清洁高效稀土基烟气脱硝催化剂,在0.02平方米的横截面上分布3600孔,烟气催化有效接触面积增加了8倍,脱硝能力大幅提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实现稀土产业链的延伸和绿色转型。
希捷环保总经理王志民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在做好成熟技术转移转化的基础上,将不断加大更高科技含量、更广应用领域的新产品研发。”
以科技为引领,创新的种子遍地播撒,创新的激情正在升腾,创新的稀土高新区风华正茂。
为加快培育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稀土高新区积极组织23个院所的40余名专家、教授与180余家企业进行技术对接累计50余次,促成技术难题联合攻关40余项;围绕金属熔体净化、医学影像等技术领域,邀请上海交大、燕山大学专家举办科技互动驿站,推动震雄铜业等75家企业与中科院、上海交大、北理工、哈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84项。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我们在提升创新平台、加强创新活跃度、培育创新主体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突破,目前已累计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成果转化项目500多项。”王黎莉说。
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滨河大地,一条欣欣向荣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蓬勃向阳;科创前沿,一个新旧动能加速转化的创新高地巍然崛起。勇立潮头的稀土高新区正以“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的拼搏姿态,助推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让一切创新源泉在此汇聚涌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