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转减用保技” 农业减排固碳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转、减、用、保、技”减排固碳路径,推动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精准化管理、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减排固碳新技术试验示范。

“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精准化管理,实现低碳生产。市农牧局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并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量或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围绕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十大链条”,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个,其中,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在全国处领先水平,该技术相对于传统玉米种植每亩减施纯氮4公斤,减少用药25%以上;同时,引进中化集团、山东金丰公司2家全程社会化服务企业,在固阳县、达茂旗、土右旗建立服务中心基站,开展20万亩土地集中连片全程社会化服务,打破地界增加可耕作面积2万亩,降低生产成本10%以上。

“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降低高碳型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上使用,实现节能减排。在控肥增效方面,相关部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引导农民优化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调整氮磷钾肥用量和施肥比例,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与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合作,引进智能化施肥系统,在西甜瓜和玉米上进行试验推广,提高化肥利用效率10%以上。在控药减害方面,开展了草地贪夜蛾、草地螟、玉米红蜘蛛、粘虫等病虫害监测预警,推广了生物农药、杀虫灯、黄板等绿色防控措施;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各旗县区开展了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已绿色防控面积250万亩(次),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240万亩(次)。

通过提升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循环农牧业发展,实现降污减碳。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我市重点推动饲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利用,推广青贮、微贮、深翻还田等利用方式;建成大型秸秆加工企业3个,收集储运点56个,秸秆收储运体系不断完善;争取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2400万元。在地膜回收利用方面,推广使用国标地膜,控制和减少水热条件较丰富地区覆膜面积,引进上海华维节水公司在固阳县建设节水灌溉设备基地,推动残膜回收、加工、利用一体化发展;争取地膜回收利用项目资金487万元。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配套建设了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干湿分离、污水储存池、有机肥生产等处理措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资金850万元。

在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质量保护方面,我市“保护”耕地质量,提高碳汇能力,实现固碳目标。新建耕地质量监测点9个,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和源头管控;推广了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轮作休耕、垄作和滴灌等综合配套技术,改进农业耕作和灌溉方式,提高土壤稳定性,减少农耕和灌溉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损失,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田碳汇能力。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坚持“量水而行”,充分利用地表水,以高效节水为重点,优化建设布局,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和“两区”实施。落实项目资金2.2亿元,开展了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为主的高标准农田10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10万亩),持续推进土右旗2万亩盐碱地改良。

此外,我市努力提升相关技术水平,推动碳捕捉利用,拓宽固碳渠道。通过与神华煤制烯烃CO2尾气收集公司合作,加强CO2施肥技术研究应用,将工业采集的CO2压缩为液体、干冰作为作物气肥施用,在东河区、九原区通过CO2全自动智能化控制适时适量提升设施蔬菜生产中所需CO2浓度,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推动碳捕捉、利用的同时,实现了农业增产。目前,该技术已在土右旗、东河区等地累计示范推广近10000亩,平均增产12%。该技术已通过自治区评价验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包头晚报全媒体记者 霍晓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