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至今,包装艺术与人类经济文化同步发展,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各民族通过包装的造型、纹饰、色彩等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成为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穿越千年的艺术品,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那份独特的内敛和深沉。笔者最近有幸拜读了高兰英教授的学术专著《中国北方草原游牧部族包装艺术史》,全书约38万字,包含近400幅图片,图文并茂的向大众展示了中国北方草原游牧部族包装器物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中国北方草原地域辽阔,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接蒙古国、南达长城沿线。几千年来,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游牧部族在东经90°到120°、北纬40°到50°之间的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游牧文明。回首往昔,曾经的繁荣景象和战火硝烟均已没入历史的尘埃,留给世人的仅有厚重的史书和精美的文物。
高兰英教授的这本著作以纵向的历史脉络和横向的风格比较两条线索彼此交织,多维立体地展示了游牧部族包装艺术的独特之处。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文明和中原的农耕文明一样历史悠久,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段,都有一个或几个游牧部族在中国北方草原处于主导地位。该书以新石器时代游牧先民的石器包装和陶器包装为研究起点,至近现代蒙古族包装器物的创新与衍生结束。研究范围包括青铜时代匈奴与东胡的包装艺术、南北朝时期乌桓与鲜卑的包装艺术、隋唐时期突厥与回鹘的包装艺术、辽代契丹的包装艺术、元明清及近现代蒙古族的包装艺术等。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通过包装器物的造型、纹饰、色彩、用途、象征意义等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提炼游牧部族包装艺术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以及多元文化交流对艺术风格的冲击影响和交融渗透。全书七章三十五小节,如葡萄串般彼此牵连,既有前后延续的主体脉络,又有各个时期的典型包装艺术形式。书稿即可粗略浏览,亦可细细品味。
“游牧文化粗犷豁达、独树一帜、源远流长,既不与沉稳的农耕文化类似,也不与秀美的江南文化雷同。”这是里快先生为本书所作序言中的一句精炼概括。该书的每一章节都对当时主流包装艺术形式,如陶器、青铜器、瓷器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器型、色彩、纹饰、寓意等方面的分析。阐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不同层次读者都具有较好的可读性。以“第五章辽代契丹的包装艺术”为例,作者首先描述了契丹的族源、部族发展等基本情况,让大家对契丹民族的历史渊源及族群特色有一个大概了解后,开始对辽代契丹包装器物的种类、用途、材质、纹饰等进行深入介绍,并探索器型、图案演变的历史脉络以及在游牧文明和中华文明中的艺术地位。该章最后,对辽代契丹包装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除了游牧部族一脉相承的艺术传统外,便是与中原地区及周边国家艺术交流产生的风格影响。
高兰英教授在民族艺术研究领域探索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中国北方草原游牧部族包装艺术史》是其出版的第二版著作。虽然作者煞费心血,但该书仍有些许不尽完善之处,笔者冒昧指出,愿与广大读者交流。与此书类似的《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在业界颇受好评,全书80.6万字,但作者朱和平先生仍谦虚地说书中多处未加详细论述,是为遗憾和欠缺。由此可推,高兰英教授的这本书因字数和篇幅限制,在典型器物例举、交流路径探讨、文化内涵分析等方面,或许存在不够详尽之处。希望在后续研究中,高兰英教授能够向读者展示一个更加全面、具体、详实的游牧部族包装艺术风貌。
在游牧文明日渐远去的今天,对其进行挖掘、保护和发扬,必要且迫切。中国北方草原游牧部族的包装艺术多姿多彩、繁复庞杂,不仅记录了诸游牧部族逐水草迁徙、食畜肉、住穹庐的生活场面,更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文化风貌。高兰英教授的《中国北方草原游牧部族包装艺术史》一书,详细梳理了从游牧先民起,至元明清及近现代蒙古族的包装艺术形式及内涵。对游牧部族包装艺术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同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郭志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