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苗春林 一颗初心守护湿地30年

扎根南海湿地30年,她从青春少女到年过五旬,见证了这里成为天蓝水清、设施现代化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和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如今,她依然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在湿地生态保护的路上。

她就是包头市南海湿地管理处湿地资源管理科科长苗春林。

投身守护“湿地绿”

过去的南海湿地,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条件艰苦。但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都有苗春林巡护执法、科研监测的身影。野外工作的条件虽然艰苦,但苗春林始终坚定政治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建设北疆绿色屏障奉献着自己全部的力量。

如今,南海湿地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全国自然学校试点等多项荣誉称号,南海湿地的生态建设工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播出宣传,成为内蒙古沿黄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典型和示范。

织牢湿地“安全网”

2008年《内蒙古南海子湿地保护区条例》颁布后,苗春林作为第一支湿地执法队伍的带头人,克服了群众不认可、法律底子薄、执法难度大等困难,经过刻苦的理论学习、深入的实践锻炼,逐渐摸索出一条湿地执法的新路。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为执法部门配备执法设备,实行执法人员培训及采取持证上岗等管理制度,湿地的执法越来越规范高效,对破坏湿地生态的不法分子形成有力打击和震慑。

多年来,她共处理各类涉湿违法行为400余起,立案101起,其中由她主办并成功破获的“4.30湿地烧荒失火案”“10.22湿地填埋案”,成为湿地执法的典型案例,起到处理一件、警示一片的普法宣传效果。2015年,她还主编了《包头南海湿地行政执法手册》,对湿地执法进行了规范要求。经过十多年艰苦的保护巡查,湿地保护成效十分显著,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补给站和庇护所。

做好生态“科普人”

“让群众都知道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才是长久之计。”有了这个想法,苗春林便一头扎进各项科普工作当中。连续10年,她带领团队主办“世界湿地日”宣传纪念活动,与内蒙古林业厅、市林业局共同举办全国爱鸟周活动。2012年,苗春林还推动建立黄河湿地博物馆——鸟类图片馆,展出图片478幅,培养了一支专业知识丰富的宣教队伍。2017年,她主办自然学校并担任首届校长,开设观鸟课、捕鱼体验、湿地植物等20余门课程,2018年成为内蒙古环保厅、教育厅进行观摩的重点单位。

此外,苗春林还先后主编出版了《内蒙古南海子湿地鸟类》《湿地南海》《遗鸥研究与保护》《内蒙古南海子湿地植物》《生态文明政策学习资料汇编》等科普书籍,构筑南海湿地文化体系,广泛宣传南海湿地生态文明建设,大幅提高民众湿地保护意识。

提升保护“新高度”

在专研湿地科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方面,苗春林也扛起责任、认真作为。几年来,共争取到科研推广资金260余万元。其中,主要负责的《内蒙古南海子鸟类群落监测及遗鸥栖息繁育研究项目》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荣获包头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的支持,投入到南海湿地落地实施。

2017年,她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兴土团队合作,建立了自治区级湿地保护与修复院士工作站,合作开展了20余项科研项目。她还推动湿地管理处与南京大学生态学院、中科院地湖所、东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项目合作,撰写《包头市南海湿地的保护与利用》等10余篇论文,其中“生态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研究”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南海监测工作,为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湿地面貌“换新颜”

如何更好保护和修复南海湿地一直是苗春林追求的目标。为此,她先后向上级林业、环保、科协科技、财政、水利部门争取资金约2000余万元,建设了湿地生态补水涵闸、南海湿地院士工作站、鸟岛等设施,修复南海湿地5000亩,保护湿地万余亩。2018年,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在内的多种鹭类在南海繁殖,湿地生态持续变优。来南海湿地公园游玩的市民纷纷表示:如今的南海湿地,鸟多了、水清了、湿地水域也更大了。

2011年、2016年苗春林被中共包头市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2018年被中共包头市东河区委员会、包头市东河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女科技工作者”、“优秀湿地保护工作者”。在今年自治区“两优一先”表彰中,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燕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