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之后,乘着晚风的清凉人们很喜欢逛地摊。在这种情况下,我市的红十字志愿者带着应急救护培训的设备走进夜市摆起了地摊。
7月30日晚,昆区阿尔丁植物园内摆着一个别具一格的地摊位,前来围观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好得不得了。志愿者们一边讲解应急救护知识,一边吆喝招揽行人。“您必须用外力按压心脏,推动血液循环,一直要坚持按到救护车到来,等到专业的医护人员接手……”“面对一个心跳骤停或者气道异物梗阻的病人,救命的黄金时间只有4-6分钟,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学会这个技能……”“判断意识,呼救帮助,判断心跳、呼吸……找准位置,采用双手叠扣法,垂直向下用力按压30次,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小摊跟前,包头市义工联合会应急救护志愿队、昆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的多名志愿者轮番上阵,细致讲解并亲身操作和传授心肺复苏步骤。关键之处,志愿者们向市民反复强调着要点。
记者了解到,为了落实2021年“应急救护推进年”相关要求,推动“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深入群众,提升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近期,包头市红十字会及各旗县区红十字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利用晚上7点到9点的时间段,陆续在我市各大公园、广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采用“地摊式”的宣传方式,让市民更容易学习,更乐于参与,动员更多人学习急救、学会急救、敢于施救,从而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家住阿尔丁植物园附近的张女士,带着孩子正在这里散步,看到志愿者们后便主动和孩子一起学习急救知识。“这个地摊卖的都是‘干货’,急救知识其实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我的了解还比较浅,遇到突发状况也不知如何去正确处理,今天这样近距离直观地学习演练,我感觉受益匪浅,不仅纠正了之前对急救知识的错误认知,也学会了自救和一定程度的互救。”张女士表示。
包头晚报全媒体记者 霍晓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