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正成为包头的关键词,我市力争到2026年,全市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
记者了解到,继6月5日,我市发布《包头市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实施方案》后,6月20日我市又发布《包头市深入推进工业低碳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实现工业低碳化提供了详尽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实现工业低碳化,包头在做减法。减什么?
——2023年底前,我市全部退出限制类高炉7座,炼铁产能405万吨;限制类转炉9座,炼钢产能510万吨;
——2021年底前,我市全部退出炭化室高度小于5.5米捣固焦炉、100万吨以下焦化项目;
——2022年底前,除自治区认定的特种合金外,我市全部退出 25000kVA 及以下矿热炉,退出的限制类矿热炉产能为42.95万吨;
——2021年底前,我市全部退出30000kVA及以下矿热炉。
实施去“两高”产能减碳工程。明确钢铁、焦炭、铁合金、电石退出行业的标准要求及工作措施。综合运用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依法依规加快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力争2023年底前,减少碳排放量605万吨。
实施节能技改减碳工程。强化工业能耗“双控”目标约束和倒逼作用,对各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和节能量两项指标进行考核,指导和督促重点用能单位淘汰落后高耗能工艺和设备,大力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加快实施高效电机替代。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在电机节能领域的推广应用,针对电力、冶金等重点领域推广稀土永磁等高效节能型电机、变频调速替代节流式调节等替代技术,实现工业企业电机能效的普遍提升。经对全市65户重点用能企业的电机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企业在用电机合计41971台,其中低效电机10740台(含淘汰电机5054台),其他类型电机31231台,合计功率229.8万千瓦。对65户重点耗能企业实施电机系统能效提升测算,改造完成后可实现节电12.9亿度。据此推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改造完成后,可实现节电16.8亿度,折合50.4万吨标煤(等价值),减少碳排放量134万吨。
——大力推动余热、余压利用。推动包钢、国能包头煤化工、包铝、希铝等高耗能企业开展低品位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推动公用电厂、企业自备电厂高背压节能改造以及低品位余热回收集中供热工程,可实现节能量89.4万吨标煤,减少碳排放量237.8万吨。
实施数字化改造减碳工程。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提供智能工厂改造方案,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的若干政策办法》,鼓励引导能耗总量前20名的企业实施生产系统和用能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每户企业用能量可实现1—3%降幅,力争到2023年,累计减少能耗26万吨标煤,可减少碳排放量70万吨。
实施工业化利用减碳工程、工业流程重塑减碳工程、实施绿氢冶金工艺减碳工程……减碳“十项”将“任务栏”一一呈现眼前。
实现工业低碳化,包头在做减法。如何减?
——加大政策支撑。制定《包头市推进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方案》、《包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领域节能减碳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电机系统能效提升的政策意见(试行)》,在强化项目引进源头管控、淘汰高耗能落后产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业能耗双控货币化管理等方面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推行精细化用能预算管理。全面梳理我市“十四五”工业重点用能项目,科学评估拟上项目用能总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坚持以“能源产出率”为导向,对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项目实行优先审批,优先分配用能指标;对能源消耗高、经济产出低的高耗能项目该停建的停建,该缓建的缓建。市区两级政府在推进工业项目招商引资时,严格按照能耗“双控”要求,突出地区特色,以科技创新为前提,在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上下功夫,围绕产业链条的延链补链,科学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建立低碳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和完善我市碳排放的监测、评价和指标统计体系,使碳排放实现可追溯、可量化的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工业领域用能权交易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节能降耗的调节作用,对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有偿获取用能权,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压减和企业节能改造有偿出让用能权制度,增强企业节能降耗的内生动力,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步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