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包头新闻

文明,流淌在草原钢城的鲜亮底色

刘巨宏送帮扶儿童上学

石拐区五当召镇新曙光村村民在爱心超市兑换文明积分

“同在一片蓝天下”环保主题班会

□安云

每个市民不仅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一个甜美的微笑,一次执着的追求,一个坚定的信念,都将成为拨动人心灵的音符。在文明的传承中,始终有许许多多甘于平凡、默默无闻的人在为城市文明建设做着贡献,从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到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普通市民……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你、我、他(她),不论年龄、不论岗位、不分行业,用最朴实的方式践行着“文明包头”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市民”素养。

“包头好人”:流淌于城市血脉里的大爱故事

■链接 2021年2月,达茂旗百灵庙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刘巨宏入选“内蒙古好人”。这位60后好大姐,十几年来用朴实的胸怀倾尽全力默默地帮助身边每一个困难群众,不言代价、不求回报,以一己之力传承着包头“道德之城”的精神血脉。

“60后好大姐”的大爱情怀

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刘巨宏就把助人为乐做好事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40年来,只要与献爱心和社会服务有关的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小区里经常能看到她义务奉献的身影,居民们亲切地叫她“刘大姐”。

社区居民小于与刘巨宏并无血缘关系,但是她们却情同姐妹。两人的相识源于2004年,当时在宁波到包头的火车上,一位孕妇被挤到探亲返程的刘巨宏身边,她深知孕妇怕挤、怕累、怕缺水,把带的一大包门垫让她坐上去,一路上为孕妇打水、泡方便面,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两个月后,两人在百灵庙镇相遇,得知于艳辉的丈夫当兵不能经常回家,刘巨宏从此和举目无亲的小于结为姐妹。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去看望小于。小于生孩子,她在医院整整守了12个小时。小于出院后,她常去帮着洗尿布、做饭、伺候月子,成为当地军民一家亲的光荣典范。十多年间,刘巨宏还始终如一地照顾智障残疾人邻居张金玉,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奔波几十公里到敬老院给张金玉理发、洗衣服,不知情的村民以为两人是亲戚,都问:“他智障不认识你,你经常去看他为了啥?”她说:“对于我来说就是搭把手的事。”多年的关爱,让张金玉对她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每次刘巨宏去看他,他就会蹦跳着高兴地大喊:“大姐来啦、大姐来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年,她经常帮助镇里贫困村民、牧民卖白面、贷款买化肥种子,与建档立卡2个贫困户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每年从工资中拿出600元资助他们。每到星期天,把两个孩子接回家做好吃的,给他们洗澡、洗衣服,送回学校。2019年,刘巨宏得知小区有个孤儿,千方百计地找到她,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经常给她送好吃的,买学习用品和衣服,帮着收拾家、洗衣服。2020年,刘巨宏加入意如乐志愿服务团队,从妇联登记造册的贫困留守儿童中认领了1名单亲儿童,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只要有时间她就帮孩子辅导作业、洗衣做饭打扫家、开家长会,星期天领着孩子出去玩耍。现在,5个孩子就像她自己的孩子。近四年,刘巨宏通过水滴筹共资助了454户贫困家庭,捐款4027元。

哪里有困难,她就出现在哪儿。百灵庙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她组织14名志愿服务队员第一时间奔赴第一线,为受灾群众送去衣服、方便面和矿泉水;新冠疫情期间,66天里,她和同事带领18名志愿者一直坚守在21个执勤点上,一个口罩、一把体温枪,寒风凛冽的冬天一站就是6个多小时。在她的带动下,72名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她还烙好发面饼,煮好鸡蛋给各执勤点送早点,给队员们打气提精神,践行着“在岗1分钟,坚守60秒”的无私奉献精神。

纵深:在包头,从来都不缺乏发现“最美”的眼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每年,一大批平凡的面孔和生动的道德故事,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包头最靓丽的名片。至今,我市推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0人、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54人、包头市道德模范(提名奖)407人,中国好人23人、内蒙古好人99人、包头好人378人。全国道德模范、大国工匠戎鹏强,“中国好人”白云鄂博铁矿采矿作业部技术组青年群像,52年传承雷锋精神的陈文学……一个个平凡的名字,植入百姓心间。

“文明积分”:兑出清新乡风

■链接 我市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探索农村牧区建设新途径,道德积分银行、文明团结超市、爱心超市……通过采取“做好事、存积分、兑奖励”的方式,量化了农牧民的道德文明,鼓励农牧民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提升乡风文明。

石拐区:爱心“小超市” 乡风“大变化”

在石拐区五当召镇新曙光村的爱心超市,每天前来记积分、兑积分的村民络绎不绝。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村民通过参加环境卫生、遵守村规民约、为集体做贡献、创业致富等多个方面的评比来赚取积分,以积分在超市兑换物品。超市物品基本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每种物品下方都标注了对应的积分,方便村民挑选、兑换。爱心超市为每户参与活动的家庭制作了积分存折,一户一折,实现“文明成果”的共享。

“别看超市小,可很受村民欢迎,大家都踊跃挣积分,推动了良好的文明乡村建设。”新曙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温宽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曙光村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到爱心超市积分制度中,鼓励大家学起来、帮起来、动起来、赛起来。为此,爱心超市建立了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书籍借阅制度,积极主动借阅的村民可获得10分积分;村民为集体、为他人作贡献,比如扶弱助老、维护村容村貌、捡地膜、捡土豆等行为,视情况给予20~50分奖励。

“平时闲下来的时候,我都会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帮忙捡地膜、干点活,农忙时也会和大家一起去帮助村里的老年人种地、浇水。大家一开始是为了挣积分,现在助人为乐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村民宋满威说。如今,动态的积分管理机制不仅获得了广大村民的纷纷“点赞”,更搭建起了村民之间、村民与村集体经济之间“我帮你”的爱心桥梁。

像这样的爱心超市,在石拐区共有3家。五当召镇缸房地村将爱心超市“我帮你”积分情况与文明户评选相结合,激励村民比学赶超;白狐沟街道脑包沟村细化爱心超市“我帮你”积分规则,用清清楚楚的“积分账”,激励村民团结互助内生动力。

小积分发挥大作用,以奖代补暖人心。“爱心超市”培养了村民良好的文明习惯,营造了邻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村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背后,是石拐区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纵深:乡土人情、村规民约,生活智慧、草根信仰,传递着乡土的道德规范和交往规则,馈赠着宝贵的价值资源和心理归依。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千村示范,万村行动”,联系农村实际,精心设计符合农牧民口味、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乡风文明、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十星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解放乡村魅力,从乡土文化中汲取传统营养,从城市文明中吸纳现代元素,塑造崭新的乡风文明形态。共建成全国文明村镇15个、自治区文明村镇67个、市级文明村镇236个,市级移风易俗示范村50个、移风易俗示范户75个、星级文明户45户、文明农牧民55名。

文明清泉,在校园流淌

■链接 校园是筑梦追梦的摇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每一所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年3月,市文明委命名表彰了62所包头市第四批文明校园。从文明校园的创建中,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那么,怎样算是文明校园?是不是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活动丰富就是文明校园?这些文明校园在教育人、培养人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每一所文明校园的创建历程中,点点滴滴间,文明“密码”逐一展开。

青山区北方重工六小:

突出生本特色 立足内涵发展

秉承着生本教育的办学理念,青山区北重六小回归教育初心,立足内涵发展,构建了生本德育、生本课程、生本课堂、生本共育的育人体系,文明之花在其中扎根、生长、繁茂。

遵循生本德育,铸魂思政教育。学校开设生本德育课,以六大素养为核心,构建了生本德育课程体系。“我与祖国共成长”“有趣的二十四节气”等多彩项目性课程让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玩在其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其中,“劳动最光荣”德育项目性课程,通过“访—学—做”达到明其理、信其道、施其行的教育目的。每年举行艺术节、科技节、讲故事比赛、中华经典诵读、辩论赛、读书征文比赛、广播操比赛、班队会比赛及日行一善、洒扫应对等道德体验活动,依托红领巾国学院、红领巾公益会、红领巾争章阵地等少先队员成长基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00多名少先队员在童眼讲师团、童音筑梦团等四大自主管理团体中得以流动历练。每周三学生“自主管理日”“诚信考试”“爱我校园小纸条”“我心中的祖国创意拼装”,让自主实践看得见、摸得着。走进社区京剧课本剧表演、走进自治区“小舞蹈家”比赛赛场,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孩子们更加阳光自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氧日实践”,所有班主任以及包学生教师深入班级,走近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借力“生命是连在一起的”项目性课程,引导孩子“守规则、知敬畏、懂感恩、明目标”。

厚植教育情怀,涵养师德师风。每学年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开展“学身边人”活动,设立团队师德师风奖、团队和谐共进奖,打造智慧型教师团体,开展班主任管理策略经验交流活动,编写班主任素养达标手册,让智慧为班主任减负。完善以师德表现、知识经验、素质能力、工作业绩为考核项的评定办法,分层提出成长目标,“高级班主任小课堂”“中级班主任金点子大比拼”“初级班主任实操训练”已经成为班主任职级制文化品牌。

浓郁生本文化,精致阵地建设。先后设计搭建开学典礼、升旗、家长学校开班等课程,将价值观植入言行。不断丰富楼廊文化内涵,从一楼的启程廊,到二楼的知行廊、三楼的艺韵廊、四楼的致远廊,把更多可看、可玩、可参与的内容添加进去,把校园还给了学生。开设教师讲坛,宣讲“当责文化”。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有效融入生本文化,开设了涵盖传统文化、科技实践、艺术、体育等34个兴趣社团,实施多学科融合、多项目实施。

纵深:一所文明校园,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批文明学生,更是未来各行各业中的文明市民。而文明创建在全市校园中的深入开展,更是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向城市的未来。更为重要的是,在推进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全市各中小学将中华几千年文明内涵中的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等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养成教育、道德实践等活动,润物无声地浸润广大少年儿童心灵,使学校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目前,我市建成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9所、自治区文明校园31所、包头市文明校园182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